正文

第八章 論江右王門的學脈流衍(12)

孔子的生命境界:儒學的反思與開展 作者:蔡仁厚


據(jù)黃梨洲對羅近溪之論述(見《明儒學案》卷三十四,《近溪本傳》),可以看出近溪的工夫經(jīng)歷,以及他造詣的輪廓。陽明良知之學,風行天下,而“良知”當然必須在日用之間流行(在視聽言動、日常生活之中發(fā)用),但如果沒有真實工夫來支持,則所謂流行發(fā)用便不免成為隨意之揮灑,只成為一種光景(此是光景之廣義)。反之,如果不能使良知具體地流行于日用之間,而只懸空地去描畫良知心體如何如何(某些取徑于靜坐工夫者,常謂在靜坐中見得一線光亮云云,大體即是此類),如此,則良知本體亦遂成了光景,供彼玩賞(此是光景之狹義)。而圣門工夫,既要拆穿那“空描畫流行”的廣義的光景,亦須拆穿“空描畫良知本身”的狹義的光景。其實,良知本身,無聲無臭,不可描畫;彼所描畫者,實只是良知投映出來的光影。而欲拆穿光景,便須有真實的工夫。順泰州派的家風而作真實工夫,以拆穿良知本身的光景,使良知明覺真實地流行于日用之間,并同時即此而言“平常、自然、灑脫、樂”,是即近溪顯示特殊風格的所在。

宋明理學發(fā)展到王陽明,義理的分解已到盡頭。依陽明之教,無論“天、道、性、理”全都是虛說,唯有“本心”才是實說。問題發(fā)展到這里,義理的核心只收縮成為一個良知本體,一切都只是知體的流行,只是知體的著見發(fā)揮。要說天,良知即是天;要說道,良知即是道;要說理,良知即是理;要說性,良知即是性;要說心,良知即是心。如果再關聯(lián)其他的觀念如“意”與“物”,或者致良知以外的其他種種工夫而言,陽明的分解,亦已做得了無余蘊。因此,順著王學下來,只剩下一個“光景”的問題。如何破除光景,而使“良知天明”具體而真實地流行于日用之間,這個問題乃成為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而近溪就承當了這個必然,所以他的學問風格亦專門以破斥光景為勝場。

正以此故,近溪一切話頭與講說,全是就著“道體之順適平常與渾然一體而現(xiàn)”這個意思來說話,除此之外,并無新說可立。但這種“道體平?!钡捻樳m與渾淪,就人的體現(xiàn)受用而言,實非容易。單只提揭“致良知”為口訣,亦仍然不足盡其蘊。按,就立綱維而言,“致良知”三字即足以概括。但從真實體現(xiàn)上說,則不能靠口訣以盡其蘊。

陽明致良知“四句教”,說得平停穩(wěn)妥,龍溪又將四句教推至究竟之處,而有“四無”之說。就義理境界的陳述而言,到此更無剩義,只看如何真實地使良知表現(xiàn)于日用生活耳。所以近溪不必再立綱維、再提宗旨。黃梨洲所謂“當下渾淪順適”以及“工夫難得湊泊,即以不屑湊泊為工夫”。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