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文化生命的坦途:返本開新(2)

孔子的生命境界:儒學(xué)的反思與開展 作者:蔡仁厚


二、什么是儒家之本

儒家之本,實際上也即中華文化之本。因為儒家以承續(xù)民族文化自任,而又自覺地要求不偏不倚,大中至正。所以,中華文化之本,與儒家之本,實無二致。儒家的原始經(jīng)典、代表人物、基本觀念,就某種意思而言,都可以說是儒家之本。但同一個義理系統(tǒng)里的“經(jīng)典”、“人物”、“觀念”,事實上又皆依于一個共同的根源(根本)。

1經(jīng)典所記載的,無非就是那個根源體本所涵蘊的義理內(nèi)容;

2人物所踐行的,無非就是那個根源體本所要求的價值原則;

3觀念所陳述的,無非就是那個根源體所欲彰顯的理論系統(tǒng)。

據(jù)此可知,儒家之本,和“經(jīng)典、人物、觀念”雖有密切的關(guān)系,但本文所說的儒家之本,并不指說任何特定的經(jīng)典、特定的人物、或特定的觀念;而是指那作為“人文之根、價值之源”的道德主體——仁。

作為道德主體的“仁”,并非只是一個名詞概念,而是指目那徹上徹下的“道德實體”而言之。道德實體內(nèi)在于人,便稱之為道德心性(道德主體),這是中華文化的核心所在。在孔子以前,這個核心長遠而持續(xù)地顯發(fā)在朝廷的典章制度上以及人民的生活規(guī)范上,那就是一般所說的“禮樂”。到周公作了總結(jié),所以歷來都說周公制禮作樂。周公制作禮樂,并不是照他自己的意思來制作,而是有其客觀而普遍之根據(jù)的:一個是二帝三王(堯、舜、禹、湯、文武)繩繩相繼的政規(guī),另一個就是人民的公意。但這里所說的“人民的公意”,并不是由投票的票數(shù)多寡而顯示,而是指人心之同然。所以孟子說:“圣人先得我心之同然耳。”《孟子?告子上篇》第七章。按,同然,猶言共同認可,共同肯定。理、義,是人心共同認可而欣悅的。南宋大儒陸象山即據(jù)孟子之意,引申為“此心同、此理同”之說。至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則是后人歸結(jié)而成之語句。圣人依于人心之同然(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而制作禮樂,而人民也就自然而然順禮樂而行。這時,外在的“文”(禮樂之形式)和內(nèi)在的“質(zhì)”(生命之真誠)自然和諧,人民只覺得禮樂中的規(guī)律秩序,正是他內(nèi)心所要求的、所欣悅的,而并不感到是一種外加的束縛。然而,時間長了,事情都不免會變質(zhì)變樣。生活在禮樂文化中的人,感性的欲求漸漸冒出來了,心靈的純凈和生命的真誠,也漸漸維持不住了。于是,禮樂徒成形式,不能表現(xiàn)意義,到春秋之時,周朝的禮樂文化終于出毛病了。缺少生命的真誠,當然無法維系禮樂文化的意義,也無法在禮樂中成就人生的價值和發(fā)揮政教的功效。面對這種情形,孔子有極深刻的反省,所以他說: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