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斯能承受這種需要的負擔嗎?她正在越來越感覺到不安嗎?她寫給卡夫卡的信都沒有保存下來,我們只能推測她的情況,無論如何,他一定給她帶去了不少煩惱。他的確曾經承認,他的"壞脾氣只會有三種可能:要么爆發(fā),要么化為烏有,要么轉為悲哀"。這對她來說是難以忍受的,不過,他又說:"審視我三十年來的生活,我可以說,我完全屬于你。"
這個時期,卡夫卡閱讀了德國劇作家弗萊德里奇黑貝爾?1813~1863?的書信集,他被"上世紀中期那個古老、振奮人心、充滿希望的德國"吸引住了,他欣賞黑貝爾明晰的思辯和他承受痛苦的耐力,"因為他在內心深處感到安全"。卡夫卡清醒地意識到自己不像黑貝爾那樣健康"我同這樣的人距離有多遠?。?卡夫卡覺得黑貝爾"用他的手指直接觸摸著我的弱點……(他的)思想非常精當,沒有任何托辭,人們在絕望中往往會在這些托辭中尋求庇護……當我嘗試著在細節(jié)上模仿他時,他的信那于人有益的效果立即不見了,他簡直要把我壓碎了"。這里的含義似乎是卡夫卡害怕黑貝爾那種有力的明晰,或者擔心這種清晰來自于另一個世紀,與現(xiàn)代人的敏感不相宜。
卡夫卡寫給菲利斯的情書帶有強烈的文學色彩(畢竟,它們占用了卡夫卡用于文學創(chuàng)作的時間),他似乎注意到了這一點,并覺察到他在信中傾向于粉飾自己的不幸,他坦率地告訴菲利斯:"我心里感到的比我說出的要好十倍;我的筆不為我所控制"。另一次,他提到她會逐漸習慣他那"夸張的、不受控制的寫作"。在閱讀黑貝爾的同時,卡夫卡重讀了其他一些他推崇備至的作品,如前面提到的《情感教育》,以及亨利希馮克萊斯特的著名短篇小說《米歇爾科爾哈斯》?1810?,在這篇小說中,克萊斯特以極富特色的有力敘述,講述了一個男人追求正義的故事。卡夫卡大概是第十次讀這篇小說--"它用驚奇的波濤把我席卷而去"--如果不是那個不得人心的結尾,"它就是盡善盡美的了,我期待的那種盡善盡美是不存在的。(因為我相信即使最偉大的文學作品也會帶上人類弱點的尾巴,如果一個人保持警惕,就會發(fā)現(xiàn)它在作品中輕輕搖擺著,擾亂了莊嚴而神圣的整體。)"
1913年2月3日,為了處理一樁法庭訴訟,保險公司派卡夫卡到里特美瑞茲出差。他告訴菲利斯他寧愿去法國南部的里維埃拉,因為新婚夫婦馬克斯布洛德和蘇菲布洛德正在那里度蜜月,然后再順道去柏林看她。一想到那對新婚夫婦,卡夫卡加倍體會到了自己的孤獨(尤其是蘇菲最近曾在柏林同菲利斯見面),他給他們寄去了幾張明信片,懇求他們在旅行中記日記,以便彌補他不在場的缺憾。奧特拉陪她的哥哥一起搭乘凌晨四點半的早班火車去了里特美瑞茲,卡夫卡處理訴訟事務時,奧特拉探望了他們的親戚埃米爾卡夫卡。奧特拉長年在商店里工作,這次旅行讓她感到很愉快,但是弗朗茲卻似乎疲憊不堪,盡管他喜愛奧特拉,但他更渴望獨處。他在信中把這告訴了菲利斯,并說:"最親愛的,在有些時候,我相信任何人際關系都不適合我"。一次,他偶然遇到了一個熟人麗莎威爾茲,她連連向他抱怨生活的不幸,讓他"十分厭惡",但是,吃晚飯時,麗莎威爾茲和別人在一起時卻顯得神采飛揚,卡夫卡感到悶悶不樂:"我身上一定散發(fā)著不幸的氣味"。他擔心他的痛苦也會同樣傳染給菲利斯。不過,他向她描述自己做過的一個夢,夢中他們倆都在柏林,在一個很像布拉格舊城廣場的地方手挽手一起散步。他在信里勾勒出他們的手臂挽在一起的樣子,并且風趣地夸耀說:"你知道,我以前畫畫很不錯,但是后來我上了學校的美術課,那個女老師糟透了,把我的天賦都毀掉了"??ǚ蚩ǖ墓P記本上有一些他用鋼筆畫的表現(xiàn)主義繪畫,顯示出繪畫者掌握了豐富的繪畫技巧。
然而,卡夫卡和菲利斯兩人似乎沒有機會手挽手一起散步,因為卡夫卡除了在寫作上遇到重重障礙之外(盡管他寫給菲利斯的情書還是和以前一樣多),他的健康狀況同時也出了問題。菲利斯建議兩人在德萊斯頓見面--德萊斯頓位于布拉格和柏林之間,菲利斯要到那里出差。但他因為頑固性頭疼不得不拒絕了。他對自己的處境不滿,"即使在家里,家人給我安排的也只是黑暗的房間,而不是明亮的起居室",又說:"到德萊斯頓旅行本身是一件大事"。卡夫卡夢想著擺脫愁苦多病的現(xiàn)狀,他寫信給遠在里維埃拉的馬克斯和蘇菲,請他們?yōu)樗乙粋€炎熱的地方,"在那兒一個人可以吃素食,永遠感到滿意……簡而言之,一個美麗的烏有之鄉(xiāng)",以便他秋天可以去那里度假。很難確定這到底是一個嚴肅的提議還是一種奇怪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