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奮,還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美德。中華民族歷來以勤奮著稱于世。在民間經(jīng)??梢月牭?人勤春早"、"人勤地不懶"、"勤勞是個寶,一生離不了"之類的諺語。李白從一位老婦人那里懂得了"鐵杵成針"的道理之后,用功讀書,成了一代詩仙。王羲之從小苦練書法,池水成墨,終成"書圣"。
有道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guān)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fù),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勤奮是理想的翅膀,懶惰是成功的大敵。成功之門永遠(yuǎn)向勤奮的人敞開。勤奮者常富有智慧和力量,懶惰者只擁有空虛和懊悔。
縱觀歷史,一個人的成功絕對離不開勤奮二字,無論他有多么好的資質(zhì)。任何一個想要取得成功的人對于知識必須塌實(shí),好高鶩遠(yuǎn)要不得,好吃懶做更要不得。所謂刻苦,并非刻意吃苦的意思,而是在現(xiàn)有的物質(zhì)生活基礎(chǔ)上,盡可能地專心和努力地從事自己正在奮斗的事業(yè)。對于我們學(xué)生來說,自然就是學(xué)習(xí)。古有頭懸梁、錐刺股、囊螢映雪而讀的故事,千百年來傳誦的并不是其條件的惡劣,而是他們?yōu)榱死硐氩晦o辛勞不懼貧苦奮斗的精神。我們的理想是好的,但若只貪戀舒適安逸,不付出勞動的話,那你終將一無所獲,而且你做的白日夢還會成為人們恥笑嘲諷的對象。因此,刻苦勤奮的精神是非常可貴和必要的。
要牢記,要想到達(dá)成功的彼岸,必須借助于勤奮的風(fēng)帆。失去了勤奮,我們就失去了前進(jìn)的動力。勤奮是我們從一無所有到名利雙收的法寶。從大的層面上說,中華民族的騰飛更需勤奮的精神,只有一代代人持之以恒地奮斗與努力,我們燦爛的明天才會如期而至。無論是為了國家的強(qiáng)盛、民族的振興,還是為了我們個人的發(fā)展,我們都需要勤奮。勤能補(bǔ)拙是良訓(xùn),勤奮讓一切變得如此簡單,又如此美麗。
就像灰塵可以使鐵生銹一樣,懶惰可以輕而易舉地毀掉一個人。
懶惰者不可能成就大事,因?yàn)閼卸璧娜丝偸秦潏D安逸,遇到一點(diǎn)風(fēng)險(xiǎn)就嚇破了膽,他們?nèi)狈Τ钥鄬?shí)干的精神,總在等著天上掉下餡餅來。懶惰會吞噬人的心靈,會毀滅人的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