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節(jié):千年菩提路——中國佛教2000年(2)

千年菩提路:中國名寺高僧 作者:周兵


三年后,公元67年的冬天,12月30日,西行求法的使者回到洛陽。他們不僅帶回了佛陀的畫像和佛陀講法的經(jīng)典,隨同到來的還有兩位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這次看似偶然的交往,使中原大地從此有了佛教的沙門,從此有了第一座寺院、第一部佛經(jīng),就像一粒種子播撒在中國的土地上。

公元68年的一天清晨,洛陽城的西雍門外,大興土木。印度來的兩位高僧得到了皇帝極高的禮遇,中國皇帝想為他們修建一個專門生活修行的地方。從此,在洛河之濱,誕生了中原大地上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馬寺。

相傳,陪同漢使歸來的還有一匹白馬。這匹白馬,歷經(jīng)萬里征途,佛教的經(jīng)典最早由它馱到了中原大地,擔(dān)當(dāng)了中印文化交流的使命。從此,在中國的佛教徒心中,白馬成了佛法的象征。

以后的歲月中,攝摩騰和竺法蘭,靜靜地住在白馬寺里翻譯佛經(jīng)。遺憾的是,他們所譯的佛經(jīng),只有《四十二章經(jīng)》流傳了下來。

其實,據(jù)學(xué)者們研究,佛法傳入中國的時間,肯定要早于公元67年,至少在公元65年,漢代的楚王劉英在今天的中國徐州,已經(jīng)有了信仰佛教的行為。

而在公元前119年,印度的佛教,便沿著連接中國與中亞、西亞乃至歐洲的絲綢之路進入了今天中國的新疆地區(qū)。

據(jù)史料記載,公元前2年,漢哀帝元壽元年,有位大月氏國的使臣伊存,作為使者來到長安,給中國的學(xué)者口授佛經(jīng),這是當(dāng)前學(xué)術(shù)界經(jīng)常說起的“伊存授經(jīng)說”,而大月氏國就在今天的阿富汗一帶。

經(jīng)過學(xué)者們的考證,從南亞大陸的印度開始,佛教傳入中國大致分成四條主要線路:

其中一條從古印度西北部,進入現(xiàn)在的阿富汗地區(qū),穿越帕米爾高原,進入中國的新疆,再傳入中原;

還有一條海上的傳播道路,是從印度洋,穿過馬六甲海峽,進入中國的南海,到達中國的廣東、福建等沿海地區(qū);漢傳佛教主要是從這兩條沙漠間的道路及海上絲綢之路傳入中國;

還有一條從北印度穿越喜馬拉雅山脈到達青藏高原;藏傳佛教主要是從這條山路傳入中國;

第四條,上座部從印度,經(jīng)現(xiàn)在的緬甸、泰國,傳入中國云南的傣族地區(qū)。

這些線路的延伸和傳遞發(fā)生在不同的年代,途經(jīng)不同的氣候和環(huán)境,面w對著不同民族的習(xí)俗和生活方式,由此也形成了不同的佛教流派。

公元220年到265年,中國歷史進入了三國紛亂的時代,曹魏、東吳和蜀漢各統(tǒng)治一地。曹魏甘露五年,也就是公元260年,在洛陽,一場特殊的宗教儀式在白馬寺舉行。這是一個中國佛教史上重要的時刻:一位叫朱士行的人,登上戒壇。這一刻,“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儒家倫理,正發(fā)生著變化。在這里,誕生了中國漢地第一個正式受比丘戒的出家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