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沉沒(méi)的甲午》:注釋?zhuān)?)

沉沒(méi)的甲午 作者:陳悅


[22]“寄譯署并葉軍門(mén)袁道”,《李鴻章全集·電稿》2,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86—687頁(yè)。

[23]“寄譯署并袁道”、“汪使來(lái)電”、“復(fù)汪使”,《李鴻章全集·電稿》2,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87頁(yè)。

[24]“寄山海關(guān)速送葉軍門(mén)”,《李鴻章全集·電稿》2,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89頁(yè)。

[25]中國(guó)近代史資料叢刊《中日戰(zhàn)爭(zhēng)》2,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53頁(yè)。

[26][日]參謀本部:《明治廿七八年日清戰(zhàn)史》第一卷,東京印刷株式會(huì)社,1904年版,第107頁(yè)。

[27]“寄譯署”,《李鴻章全集·電稿》2,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98頁(yè)。

[28]“朝鮮漢城速寄葉軍門(mén)”,《李鴻章全集·電稿》2,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99頁(yè)。

[29]“寄朝鮮袁道”,《李鴻章全集·電稿》2,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01頁(yè)。

[30]“寄譯署”,《李鴻章全集·電稿》2,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03頁(yè)。

[31]“袁道來(lái)電”,《李鴻章全集·電稿》2,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07頁(yè)。

[32]“復(fù)朝鮮袁道”,《李鴻章全集·電稿》2,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08頁(yè)。

[33]“寄漢城袁道”,《李鴻章全集·電稿》2,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39頁(yè)。

[34]“寄朝鮮袁道”,《李鴻章全集·電稿》2,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49頁(yè)。

[35]中國(guó)近代史資料叢刊《中日戰(zhàn)爭(zhēng)》2,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85頁(yè)。

[36]“寄譯署”,《李鴻章全集·電稿》2,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53頁(yè)。

[37]《盛檔·甲午中日戰(zhàn)爭(zhēng)》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13頁(yè),(101)。

[38]“寄譯署”,《李鴻章全集·電稿》2,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73頁(yè)。

[39]“譯署來(lái)電”,《李鴻章全集·電稿》2,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81頁(yè)。

[40]“寄譯署”,《李鴻章全集·電稿》2,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84頁(yè)。

[41]“寄譯署”,《李鴻章全集·電稿》2,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82頁(yè)。

[42]“寄朝鮮袁道”,《李鴻章全集·電稿》2,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88頁(yè)。

[43]中國(guó)近代史資料叢刊續(xù)編《中日戰(zhàn)爭(zhēng)》6,中華書(shū)局,1993年版,第483頁(yè)。

[44]《翁同 日記》5,中華書(shū)局,1997年版,第2719頁(yè)。

[45]“致李蘭孫師相”,續(xù)修四庫(kù)全書(shū)《澗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76頁(yè)。

 [46]王伯恭:《蜷廬隨筆》,臺(tái)灣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68年版,第26頁(y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shū)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