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苦難是最大的財富(2)

從一無所有到百萬富翁 作者:常樺


11月,他離家已經(jīng)大半年了。這一路上他先到北京,然后取道西北,迂回西南。經(jīng)過蘭州、烏魯木齊、成都、昆明等數(shù)十個城市,口袋里已沒有一分錢。

雖然形同乞丐,譚傳華卻不愿乞討,因為他并不只是為了生存。他每到一個地方就找當(dāng)?shù)孛裾智笾敲裾謱Υ膽B(tài)度和乞丐沒什么分別,甚至不及乞丐。有一次,他實在是太餓了,就找到當(dāng)?shù)孛裾?,結(jié)果那位科長聽了他的敘述后以極具諷刺的口吻說:“我管得了你嗎?”譚傳華說自己快要餓死了,那位科長卻惡毒地說:“餓死你活該?!睅е鴿M腹失落,譚傳華找到了市政府接待處,結(jié)果也不好,只有一位女同志從口袋里拿出五塊錢,叮囑他給家里發(fā)電報,讓家里寄錢給他,然后回家。這五塊錢對于連連碰壁的譚傳華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他覺得人間還有真情,他認(rèn)為這種人間的溫情比錢重要得多,但他并沒有想回家,因此,他堅決不收這五塊錢。

譚傳華身無分文,陷入絕境。沒有錢,就得餓肚子,更沒有地方睡覺。

饑餓撕咬著他的肉體,而困倦則像毒蛇一樣不斷吞噬著他的精神。11月份的昆明街頭,又偏偏下起了鵝毛大雪。這不禁讓譚傳華的身上透出陣陣寒意。此時的譚傳華真想有一個溫暖的棲身之地,即便是一個茅草屋對他來說也勝似宮殿。他一邁走一邊尋找著能夠棲身的地方,這時,他走到了一棟新樓下面,看到有一堆碎磚,被困倦纏繞的他實在無力再走了,倒在上面就睡??墒且慌柰蝗缙鋪淼睦渌畬⑺麧残蚜耍麩o奈地望著樓上,這真是雪上加霜?,F(xiàn)在,他的下半身濕淋淋的,上半身也大部分被濺濕。為了不被凍僵,他邊走邊跳,一直向黑夜的深處走去。

看來,城市不是自己的容身之地,于是譚傳華就想起了農(nóng)村。其一自己比較熟悉農(nóng)村的環(huán)境,其二在農(nóng)村生存起來相對會容易一點。所以他就頂著大雪,帶著一身水,拼命往郊區(qū)跑,不知怎么就撞到了一個草垛。他什么也來不及想,就一頭鉆了進去。

倒在草堆中的譚傳華終于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他感到非常滿足,比剛才睡碎磚舒服多了。正在譚傳華大發(fā)感慨的時候,突然有人踩在了他的腳上,把譚傳華嚇了一跳。那人也被嚇了一跳,然后掉頭就跑。譚傳華以為他跑了就算了,于是接著再睡。沒想到一會兒工夫,十幾個農(nóng)民拿著棍棒沖了過來,他們把譚傳華當(dāng)成了強盜。逃離草堆后,萬念俱灰的譚傳華就   閉著眼睛,跌跌撞撞,毫無目的地行走。當(dāng)時譚傳華想:不睜眼睛了,我管他是什么地方,哪怕是刀山火海,哪怕是萬丈懸崖,我就走下去算了。世界對于我已沒有任何意義。黑暗中,他就這樣盲目地走著,不知過了多久,他聽到了一種聲音。是風(fēng)的聲音,是水的聲音,抑或是琴的聲音,他急忙睜開眼睛,好大的一個湖,腦海里的第一反應(yīng)是:滇池。一方水域,碧沉沉地鋪開在他的腳下,像一面鏡子突然張開在他的眼前。天剛蒙蒙亮,清晨的湖帶著一股寒意,天光云影映在水波里別有一番韻昧;東方的彩霞像揮舞的彩練絲絲縷縷,泛動著幻影般的色澤;許多漁民在捕蝦,一船一船的蝦活蹦亂跳,躍動著粼粼金光,整個場面飛揚起一種生命的巨大張力,卻寧靜而古樸,只有水聲和風(fēng)聲,簡直像一幅精美絕倫的油畫。他知道再往前走一步,他就再也沒有痛苦沒有煩惱。會有人替我流淚嗎?他突然想起了母親。“不怕,眼睛還在動,就能活”,母親在他18歲受傷時說的那句話猛地將他拽了回來?!拔椰F(xiàn)在全身都能動,我為什么要放棄生命?一個人死都不怕了,還有什么可怕的?我一定會闖出一條生路來!”那是譚傳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告訴自己要勇敢直面不幸的人生。

兩年后,他結(jié)束了艱難的流浪生涯,踏上了歸鄉(xiāng)的踣途?;氐郊亦l(xiāng)后,他擺過地攤,賣過水果,賣過塑料花,并有了最初的積蓄。這時,恰逢建筑業(yè)興旺,譚傳華決定辦預(yù)制板廠,因為是全縣第一家,他賺了點錢。1992年,受木雕大王張果喜的啟發(fā),譚傳華請了一些木工,雕黃楊木藝術(shù)品,以個人名義去深圳參加當(dāng)年的木雕工藝展。可由于是閉門造車,做出的產(chǎn)品跟來自福建、浙江的木雕無法相比,他甚至都不敢把產(chǎn)品拿出來見人。

有一天,譚傳華在街上轉(zhuǎn),在地攤上花兩元錢買了把木梳子,突然受到啟發(fā):為何不從小處人手,把大眾化的東西做好做精做成藝術(shù)品呢?況且梳子不論春夏秋冬,男女老幼都要使用。譚傳華心頭一亮,就做木梳!于是,他與萬縣市農(nóng)科所協(xié)商,把廢棄的豬圈改做廠房,并貸款30萬元,掛出了重慶三峽工藝品有限公司的牌子,組織了10多個人,使用黃楊木為材料,開始了作坊式的梳子制作。

為了記住自己走過的路,譚傳華習(xí)慣記下對自己有意義的事。

“1993年9月14日,到三峽商城推銷,幾位服務(wù)員對我們的木梳愛不釋手,隨即掏錢買了8把??磥砦覀兊氖嶙佑惺袌觯袖N路!市場萬歲!理解萬歲!”這是譚傳華在那個裝著自己第一筆銷售收入的破爛信封上寫下的一段話,他至今仍保存著這筆共16元人民幣的“巨款”。

到1994午上半年,譚傳華在全國十幾家同類企業(yè)都沒有專用設(shè)備的情況下,投資30萬元進行了技術(shù)改造,生產(chǎn)出先生、小姐牌水磨黃楊木梳。同年7月,在四川名優(yōu)新產(chǎn)品博覽會上,他的小木梳獨樹一幟,轟動了大市場,4天的零售收入就有9600元。成都一家進出口公司執(zhí)意要貨,當(dāng)譚傳華用左手簽完合同時,他淚光閃閃:“我的廠子活了,60多號人活了!”當(dāng)年企業(yè)產(chǎn)值就達65萬元,譚傳華暫時走出了困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