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0’,不是沒有,而是一個負數(shù)?!绷_琳補充道。
“什么,負數(shù)?為什么是負數(shù)呢?”弗蘭克依然不太理解。
“因為這些人可以說是企業(yè)的垃圾,可是誰又會承認自己是垃圾呢?要證明自己不是企業(yè)內(nèi)的垃圾,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忙’來證明自己的重要性。他們往往會對大家表示:像我這么忙的人,你們會說我不重要嗎?如果我不干了,那么,企業(yè)要安排多少人,才能接替我的工作。因為他們很‘忙’,當然會做出一些‘成果’來。然而,這種‘成果’仍然是垃圾。更令人煩惱的是,這些人并不會清理自己制造出來的垃圾,甚至需要企業(yè)安排專人來處理他們制造出來的垃圾。
于是,國家和企業(yè)要為此付出的代價就包括:‘垃圾’的工資、‘垃圾’制造垃圾的代價、別人處理垃圾的工資和代價。這些就是不符合要求的代價。”羅琳的心情顯得有些沉重,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其實,這種情況不僅在中國的企業(yè)里存在,在其他國家的企業(yè)里也廣泛存在?!薄傲闳毕荨辈┦咳粲兴嫉卣f道。
“組織要為我們每個人的工作支付的代價包括:必要的符合要求的代價、必要的其他費用、不必要的不符合要求的代價。工作中不符合要求的代價也可以說成是無意義工作的浪費。組織經(jīng)常要為員工的工作支付許多不符合要求的代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補救缺失。比如,不少企業(yè)員工們把太多的時間花在尋找物品上。因為,每個人每天可以運用的工作時間都是固定的,而找東西根本不能算是一項有意義的動作,當我們把時間投入在這方面,自然會減少真正的工作時間。
其次,重復勞動。同一件工作,甲做了一遍,等一下乙又再做一遍,除非是甲做的不理想,否則乙這個工作,是不是一種浪費呢?是不是會帶來成本上的增加呢?然而,這種同一件工作卻出現(xiàn)重復作業(yè)的情形,在企業(yè)內(nèi)還是屢見不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