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見(3)

心的依止 作者:(美)艾雅·凱瑪


當(dāng)心空掉了原有的成見,我們會從新的角度來看這世界。它看起來會完全不同,所有的事物都不斷地在變化。坐火車時,看起來是景物在移動,但事實上是火車在動,但是我們看不到火車在動,因為我們就坐在火車?yán)?。我們是坐在移動的火車?yán)?,但感覺上我們好像是不動的,這完全是錯誤的認知。但假如我們能放棄任何成見,觀察周遭的世界,包括我們自己,便能比較接近真理,開展我們的正見,使其成為我們的人生經(jīng)驗。那也就是佛陀的教導(dǎo):去實踐,不要去相信。只有我們親身的體驗,才能更接近真理,不管是什么樣的體驗。只要是依賴思想,就永遠只是口頭上的想法和觀點。擁有愈多的想法,就愈難靜下心來禪修或正確看待這世界。

有趣的是,眼睛只能看到形狀和顏色,耳朵只能聽到聲音,而其他都是心所造作的。我們所看見的和所聽到的,和外在不一定有絕對的關(guān)系,但是對外境的反應(yīng)卻控制著我們。當(dāng)我們聽到鳥鳴或者是狗吠時,外境只是聲音而已。但是我們的心會說:“狗在吠,我希望它能停下來。因為我要打坐?!被蛘呤牵骸靶液梦覜]有養(yǎng)狗。”或者是:“還好貓不會吠。”這些都是心中的反應(yīng)。當(dāng)眼睛看到形狀和顏色時,它會與記憶相結(jié)合而產(chǎn)生認知。我們會執(zhí)取那樣的認知,認為那就是我們的經(jīng)驗,而且它是正確的。舉例來說,我們看到時鐘,小孩子可能認為那是磚頭。這是從不同的理解程度所見的不同解釋。這些只是認知而已,而且是導(dǎo)致誤解的認知。不論是內(nèi)在或外在的世界,并不一定是我們所認知的那個樣子。要記得知見永遠只是知見而已,因為在勝義的層次上,這整個世界,包括我們自己,并不是我們目前所見到的樣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