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內(nèi)不為煩惱所惑,外不被環(huán)境所擾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聽國學大師講人生智慧 作者:逸儒


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nèi)外之分,變乎榮辱之境。

——《莊子》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沒有煩惱”是佛教常說的話;“仁者無敵,智者不惑”卻是儒者掛在嘴邊的話;而莊子也說過“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的妙語。精通儒、釋、道三家的南懷瑾對于人的修行自有看法,他對內(nèi)外修行的點撥對人的現(xiàn)實生活具有重要意義。他將《指月錄》視為一部奇書,但這本書很難懂。書中講了二祖拜師一事,以此說明心安之法。

二祖未出家之時已經(jīng)是個知識淵博的大學者,他講《易經(jīng)》受到眾人追捧。及至出家后,二祖又修了8年禪定。他在雪中站了三天三夜向達摩祖師求法,但后者不為所動,二祖于是斷臂明志,達摩祖師才問二祖想求什么,二祖只說:什么是安心法門?要知道,二祖已經(jīng)在博學之外又修行8年,尚且覺得心里難以清凈,可見這個問題有多重要。

二祖跟了達摩祖師多年后,祖師告訴他修行法門:外息諸緣,內(nèi)心無喘,心如墻壁,可以入道。世上修持之人非照這四句話不可?!巴庀⒅T緣”就是不要考慮外界的事物,這是許多人不能達到的境界,也是覺得人生痛苦的原因,人永遠都有攀比心,忙完這個忙那個,永遠有忙不完的事,“外緣”就永遠息不了?!皟?nèi)心無喘”是修行時不呼不吸以進入四禪八定的境界。等到“心如墻壁”后,就會內(nèi)外隔絕了,不為外界的事情動心,就沒有妄想和妄念,這就算是入道了。

二祖悟此法門,在將衣缽交付三祖以后,到處吃喝亂逛,比濟公還要過分。這與他的前半生形成鮮明對比,人家不禁要質(zhì)疑:你怎么能進出酒店呢?二祖哈哈一笑說:“我自調(diào)心,何關汝事?!?/p>

當欲望不能滿足時,內(nèi)心的喧囂就開始升騰,宛如平靜的大海上掀起波濤。即使這個欲望實現(xiàn)了,又開始了下一個目標,似乎永遠不能從里走出來。在這個空前浮躁、急功近利的社會里,身處鬧市之中尋找內(nèi)心的寧靜尤其難得。安寧并不只取決于外界,真正的寧靜源于內(nèi)心。陶淵明早就點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國王想要宮廷畫師描繪一幅表現(xiàn)安靜的畫,最終有兩幅畫入選,一幅是安靜的田園鄉(xiāng)村,平淡祥和;另一幅卻是電閃雷鳴、風雨大作,但在懸崖上的鳥巢里卻有幾只雛鳥睡得正酣。國王三思之后留下了后者。這可真應了詩人王籍的那句“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人一定要內(nèi)外兼修,不為外界迷惑,時而高興時而沮喪。 試想一下,人的內(nèi)心一直在和外在的事物相抗衡,如果外強內(nèi)弱,人就被壓垮了;如果外弱內(nèi)強,人就穩(wěn)住了。所謂智者不惑,其實是在考量我們內(nèi)心有多少堅守。

于丹說過,人永遠都是在迷思之中,什么叫智者不惑?這個“惑”,上面或者的“或”,就是多元選擇,下面一個“心”字底,托住了,這個選擇就是你的;托不住,你就被選擇帶著滿世界跑?!肚f子》里有這樣一句話,“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nèi)外之分,變乎榮辱之境。”全世界都表揚你的時候,你也不自滿,全世界都責怪你的時候,你也絲毫不會沮喪。能如此,就是因為能夠確定自己的內(nèi)心和外在有什么區(qū)分,要能夠明辨榮辱,不為所擾。

在西方漫長的中世紀里,人們很少敢于挑戰(zhàn)傳統(tǒng)。但發(fā)明了望遠鏡的伽利略敢于懷疑一切,即使對古希臘偉大的亞里士多德的論斷也不是盲目相信。亞里士多德看到石子比鵝毛降落得快,所以他說物體的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正比,這和人們的感受很像,也很自然地被人們接受。

但伽利略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物體下落速度與其重量無關,鵝毛因為受空氣浮力才下降得比石頭慢。他不怕前人的盛名,也不懼別人的壓力,堅持己見,并爬上比薩斜塔面對公眾,將一大一小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同時扔下,證明了鐵球同時落地,將真理掌握在自己手中。

后人在評價伽利略時,除了稱贊他的學識,也稱贊了他的堅持和勇氣。如果沒有對自己的信心而是盲目追隨先人的知識,那么他很難成為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如果不是他逆水行舟,抗拒潮流,說不定現(xiàn)在我們還會認為10磅的鐵球肯定比1磅的鐵球先落地,前者的速度是后者的10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