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學生在課堂上問南懷瑾,愛情哲學的內涵是什么?我的答復,人最愛的是我。所謂“我愛你”,那是因為我要愛你才愛你。當我不想,或不需要愛你的時候便不愛你。因此,愛便是自我自私最極端的表達。其實,人所最愛的既不是你,當然更不是他人,最愛的還是我自己。南懷瑾強調說,這里的“我”并不是單指身體。危急時刻,還可以壯士斷腕,可見,為了求生,人不愿卻不得不忍痛割舍與生俱來,唇齒相依的肢體。所以,即使貴如自己的身體,到了生死攸關之際,仍然不是人所最愛,就更不要說與戀人的卿卿我我了!南懷瑾舉此例意在說明人們難以到達無我之境,言外之意也即“愛的最高境界是無我”。
不只是愛情,生活和工作也是這樣的道理。與其將其當作一種追求,未若把它看成一種享受。面對困境,要把心平氣和作為一種常態(tài),投入你最感興趣的事物中,工作也好,讀書也罷,一旦全身心投入,就會慢慢忘記了自己的存在.連自己都忘記了,周圍的事物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yè),無不是罪。何況恣情殺害。竊盜、邪婬、妄語、百千罪狀。
——《地藏經(jīng)》
達摩四行觀是指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 南懷瑾解釋“稱法行”時說:起心動念、講話、態(tài)度、行為等要合乎佛法,時時處處都要恭敬謙虛。 那么,如何進行修行呢?并不只是上座用功,下座做事,還要看清自己的起心動念,用南懷瑾的話說“任何起心動念,無不知曉此念屬何心所,或貪或嗔,念念清楚,然后念念托空,隨念布施,這就是舍,也是內布施”。修行如果只是參禪打坐,為弄清自己的念頭,容易隨無明妄想而去,不知舍念,不知三際托空,隨時在無明業(yè)障中煩惱,整天愁眉苦臉,會成為魔道中人,而真正修行的人卻是面帶慈悲喜樂的,該笑時就笑,該嘆氣時嘆氣。
觀察事物本因的時候就要十分注意起心動念,是人為因素還是欲念所致。這種時時檢驗自己的做法,也是一種法行。有些人自以為已經(jīng)心如止水,而一旦等閑平地起波瀾將無可挽回。有的人在山上閉關一段時間,自以為有所小成,等到他下山去,受到花花世界的誘惑,山上的修行可能一下子就垮了。所以說,心如止水并非最高境界,不是還有“戶樞不蠹,流水不腐”的說法嗎?
《地藏經(jīng)》中說“起心動念,無不是業(yè),無不是罪”。業(yè)是什么?就是人們的所想所為,而評價一個人的功德罪過,并不只是要看他做了什么,也要看他動過什么樣的念頭?!稛o量壽經(jīng)》中記載的一則故事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宋朝衛(wèi)仲達在朝中當官,平平庸庸,雖無大功,亦無大過。但在其30多歲時就去了地府。閻羅王會對每個死者評判生前功過,于是讓判官把衛(wèi)仲達一生造作善惡的案卷拿出來考量。結果可不得了,衛(wèi)仲達作惡的案卷幾乎擺滿了整個大殿,而行善的案卷只有薄薄的一冊,見此情形,閻羅王很是憤怒,擺明了衛(wèi)仲達是個十足惡人。但善惡評判不以數(shù)量決定,判官在天平上對其善惡案卷進行稱量,結果竟然是善卷稍重,而他作惡案卷反而比較輕,閻羅王的臉色也隨之有所緩和。
這讓座下的衛(wèi)仲達困惑不已:我才30多歲,怎會做了那么多壞事?不至于吧!閻羅王就告訴他:“造業(yè)并不是說你非得實施了一件壞事,只要你心里動了壞的念頭,那么案卷中就會有所記載。”也就是說凡人只要起心動念,即使沒有行為,也會記錄在冊。
原來如此。衛(wèi)仲達又問:“那薄薄的一冊善事又是什么呢?”“只是一個奏折而已,就是你勸導皇帝不要大興土木。”“哦,是三山石橋,”衛(wèi)仲達回憶起來:“我雖然勸誡皇帝不要勞民傷財,可是他沒有采納我的建議,怎么會有這么重的分量?”閻羅王嘆了口氣說:“你當時的進諫不是出于私利,而是出于誠心,是為天下蒼生請命,所以分量沉重。如果皇帝聽了你的諫言,你的功德福報就會更大,這份善卷也就會更重。”
所以,為人當自律,既不可動邪念,更不可行妄為。雖然沒有真正的神明在三尺之上,但人生活中卻需求有自律的人格,古人為求人心向善而認為有神明存在,雖然迷信卻不荒唐。
清末,一位舉人進京趕考,遇上大雪封路,只好寄居客棧擇日而行。但大雪連綿不斷,數(shù)日不停,舉人不能出門,只好在客棧逗留,消磨時日。偏偏開這家客棧的老板娘是個年輕貌美的寡婦,孤男寡女,天天對望,難免動了情愫念頭。這天,舉人終于按捺不住,直接到了女人的房前,在他要抬手敲門之時犯起了思量:這是不道德的吧,如果自己是狀元之命,犯此罪行恐怕會被天庭除名的。于是又折回去了。他雖然想堅持操守,卻又不能完全控制自己,如此反復折騰了好幾次。而那邊的老板娘也是欲說還休,猶猶豫豫。就在此時,他們聽得空中有人破口大罵:“你們兩個人到底想怎么樣,害得本座把功過簿畫得亂七八糟!”隨后就甩下一本冊子。二人打開一看,原來是本“功過簿”。舉人名字旁邊,一邊寫的是今科狀元,下邊又寫了犯淫革名,然后又是今科狀元和犯淫革名的重復;而女人名字后則是生前守節(jié)、死后升天,和生前犯淫、打入地獄的反復。兩人看后心神一凜,各自安生回房,再也不敢妄動他念。
故事只是用來聽聽,道理卻要反復思量。不妨想一想康德墓碑上的銘文吧:有兩種東西,我們愈是反復地思索,它們就愈是給人的心靈灌注了時時翻新、有加無已的贊嘆和敬畏——頭頂?shù)男强蘸托闹械牡赖路▌t。
佛經(jīng)說,人的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難免起心動念,有善有惡、有染有凈,怎么辦?古語所云: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釋迦牟尼佛教人們的方法是把“覺”替換成“善”或“佛”。就是別的一概不管,馬上把它轉成阿彌陀佛,并“念念相續(xù),無有疲厭”,不要叫它中斷,防止其他的妄念擾亂清心。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還說:“一切善惡,皆出自心,心能造業(yè),心能轉業(yè),故戒慎恐懼,勿容一針之罅漏。一起便覺,一覺便轉,轉禍為福,起死回生,菜根之言,望君惕之。”
這里提到的“轉”字至為關鍵,凈空法師舉過一個例子,他說中國東北有位劉素云居士,她生病不需要打針吃藥,身體可以自己康復。而每次康復后甚至比從前看起來還要年輕活潑,這讓旁人百思不得其解。劉居士就開玩笑地說這是返老還童。凈空法師認為這在佛法里是有根據(jù)的——念頭。她心里沒有老的觀念,所以她本人不會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