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佛教的國家資助(5)

中國藝術(shù)與文化 作者:(美)杜樸


敦煌唐代石窟

在唐代資助的眾多石窟中,敦煌莫高窟保存最好,且最值得仔細研究。敦煌的隋唐洞窟約有360個,多數(shù)內(nèi)含雕塑和壁畫。唐代的洞窟有兩個方室,后室頂部四面斜坡,中央為藻井(很多前室部分或完全毀壞)。通往后室的入口一般正對后壁像龕中的成組雕塑,這一時期的典型組合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薩,類似龍門石窟后壁造像,龕外常另有二力士。側(cè)壁往往繪制大型壁畫,構(gòu)圖一致,其主要題材是與凈土宗相關(guān)的幾種變相,尤其是阿彌陀佛(Amitabha)的西方極樂世界(圖6-1)和各種觀世音菩薩(Avalokitesvara)畫面(圖6-23),還有其他凈土,以及文殊菩薩(Manjusri)與維摩詰(Vimalakirti)居士辯論等重要題材。

除了雄偉的氣勢和高超的技巧,龍門石窟大像龕造像并不完善,唐代藝術(shù)家以豐富的色彩來表現(xiàn)肌膚和衣飾的質(zhì)感。這些努力的極佳例證是敦煌第328窟的塑像(圖6-20),創(chuàng)作于7世紀末或8世紀初,與前文談到的龍門石窟造像同期。這組塑像原伴有四位菩薩般的泥塑跪姿供養(yǎng)人像(其一被盜擾敦煌的哈佛學者華爾納移走)。{13} 每尊塑像的肌膚涂白色,衣袍則涂以褐、紅、綠等顏色,衣褶邊緣勾金粉。龕壁繪滿精致畫面:塑像上方的頂壁畫有另一組佛像,后壁和側(cè)壁為其他弟子和菩薩。整體效果栩栩如生,符合任何唐代評論的要求,并可在材質(zhì)和技巧上令任何供養(yǎng)者滿意。

主佛左側(cè)的坐姿菩薩(圖6-21)像神態(tài)閑適,可與印度天王的體態(tài)相提并論,一腿懸垂,一腿盤起,軀干修長,肩部較窄。頸和頭的比例不如龍門石窟菩薩造像敦實。即便坐著,該菩薩像與旁邊站立的迦葉像等高。迦葉雙手合十,厚重的衣袍從前臂垂下。不同于菩薩,迦葉肅穆的面部表情暗示他已死亡。兩尊塑像形成對比:常人和人神、塵世和來世、凡俗和神圣、努力修行和掌控自如。塑像背后壁畫中的弟子被給予了幾乎同等的關(guān)注,臉型和年齡各異。這些僧侶仿佛正步入佛龕空間,參加法會,以多種姿態(tài)面對著觀眾。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