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鍋的白果就“嘭!嘭!嘭”地炸著鍋蓋發(fā)出沉悶聲響,像有許多小棍棒在亂敲,我們一齊笑彎了腰。小喜子從地上拾起一枚炸裂的白果剝開遞給我,黃色的果仁,油潤潤、亮晶晶的,我放進嘴里,牙齒輕輕一咂,甜糯中,有一股苦苦的香,有一種特別的風(fēng)味。
秋天里,小喜子和她爸也炒栗子賣,同樣是一口小鐵鍋擱在小火爐子上,鍋里是黑油油的小石子和炸開了口子的板栗。她爸在那默默地翻炒著,炒好的板栗油光水滑呈深紅色,香味四溢。就聽小喜子在那邊唱邊賣:“炒板栗,真香來,大姑娘吃了二姑娘香,大哥哥吃了小哥哥香,城里頭吃了城外頭香……好香的炒板栗,快來買喲!”
到了冬天,小喜子會到女澡堂子里賣炒花生、炒葵花子、炒蠶豆,一直賣到麥黃杏子熟澡堂關(guān)門歇夏。然后,就在碼頭往下的渡口旁賣涼開水。那里有一棵大槐樹,下面放了一張桌子,還有幾條凳子,小喜子在玻璃杯子里倒好各種飲水,有糖水、白開水,還有涼茶和一種小孩子喜歡喝的有色的糖精水,都用方玻璃片蓋住杯口,以示衛(wèi)生。等候過渡的,和剛從船上下來的人,熱得頭上冒汗,都會走到樹蔭下來喝杯涼茶。涼茶不是普通茶葉,而是曬干的山楂紅葉子和嫩梢頭,有時還連帶著未長成的小果子和刺杈,很粗糙,煮沸后,茶汁變成了紅褐色,極能生津解渴。一杯涼茶大解暑,只收一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