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來了,《岳飛傳》、《洪武傳》、《黑虎崗》、《封神榜》、《王虎平西》、《羅通掃北》、《樊梨花征西》等封、資、修和帝王將相的內(nèi)容統(tǒng)統(tǒng)不給說了。徐三瞎子就改說《林海雪原》,“智取威虎山”不是《林海雪原》這棵大樹上長的枝丫嗎?有時也將鳩山、王連舉、胡傳魁、刁德一、胡漢三等人拎出來一鍋攪了,胡編亂造添油加醋瞎說一氣,說是配合宣傳革命樣板戲。只是開場白也改了:“說書不說書,先說一段毛主席語錄,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一段《毛主席語錄》說完,這時,只見徐三瞎子定了定神,左手握著竹板不緊不慢地打著,右手拿起鼓條子一陣猛敲,“咚咚!咚咚!咚咚——咚”他開了腔:“閑言碎語先不講,今天我來表一表‘楊子榮活捉小爐匠’還有‘少劍波軍中定情小白茹’……”
一時間,全場寂然,只有他那抑揚頓挫的語音在書場上空盤旋、回蕩,聽眾的情緒也隨著故事里的情節(jié)起伏跌宕。你不得不承認,徐三瞎子滿嘴俚詞俗語,但刻畫人物形象生動,語言通俗易懂,他時而用扇子做槍當炮,講到激動處,好似自己就是少劍波就是郭建光。有一次,我們來了十多個同學,大家沒別的玩,就一齊擁到中山公園蹭書聽。那一回,徐三瞎子說的是“楊子榮孤膽獨闖奶頭山”。危難之際,英雄自會轉危為安,說到緊要處,眾人隨徐三瞎子一起沉浸到了英雄的世界里。徐三瞎子時說時唱,時唱時說,合轍押韻,輔之以動作,繪聲繪色,使人聽著如身臨其境。、
正當關鍵處,徐三瞎子“噌”地站起來:“——好一個楊子榮,嘩地抽出大肚匣子槍,一腳踢開大門,對著一群呆若木雞的匪徒大喝一聲:一個都不要跑……”說罷,“啪”!左手重重一拍驚堂木,右手食指拇指大張,仿佛那就是一支隨時能嗒嗒嗒掃射的大肚匣子槍,口里卻是噤聲不再說話了。全場聽眾正沉浸在他所渲染的情節(jié)中,此時卻給嚇了一大跳,包括專職收關錢的人也忘記收錢的暗示。徐三瞎子伸手一指:“你發(fā)什么呆!收他們錢??!”頓時,書場里聽眾醒悟過來,眼光一齊朝站在板凳后面的我們投過來,接著,就是“哄”的一聲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