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說大鼓書的徐三瞎子(1)

說戲講茶唱門歌 作者:談?wù)?/span>


四、說大鼓書的徐三瞎子

早先中山公園北邊是個不小的荷花塘,正對面有幾棵彎腰弓背的老柳樹,樹下有一段未坍塌的圍墻,圍墻邊搭了一排披廈屋,里面放著一張書桌,十幾條長凳,這就是徐三瞎子的書場。

那個年代里說大鼓書的多是盲人,因此,至多算是弱視的徐三瞎子以歪就歪不瞎也瞎了。徐三瞎子書到底說得怎么樣?沒法定論。但聽人說,他師祖楊鑫樓倒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楊鑫樓學(xué)藝金陵,馳名皖江,人稱江東書王。楊鑫樓代師收李小林為徒,專授《大紅袍》、《小紅袍》說唱技藝,李氏得益匪淺,遂使原有的“二袍”書藝煥然一新,從而以《大紅袍》書目說唱于南京、上海、蕪湖、合肥各地,達十?dāng)?shù)年之久而不衰。李小林后來收的關(guān)門弟子就是徐三瞎子?!安皇谴蹬?,我平時說書的時候,要是不賣個關(guān)子,休息休息喝口水,聽的人全都要把尿泡憋炸了!我?guī)熥媸堑谝话压臈l子,我?guī)煾凳堑诙压臈l子,我就是第三把鼓條子!”常聽徐三瞎子這樣對別人說,“說書要用情節(jié)套住人,這叫‘小繩子’,書末還要抖包袱,叫‘帽頭’……我們老話講得好,叫先下通天柱,后定八根樁,還要擺起八卦龍門陣,繞上九連環(huán),把人都拴住,這才叫功夫……”

徐三瞎子腰背挺直,穿一件深藍中山裝,頭上卻扣一頂軟塌塌的舊呢子帽,有時戴一副那時候頗為流行的圓片墨鏡。一只扁扁的鼓,只有一般鼓的一半厚,跟最小號的洗臉盆差不多。鼓架子是用三根小棍叉起來的,像個叉馬,可以收起來隨手拎走。鼓條子黑紅發(fā)亮,是竹根兜子做的,篤悠篤悠的,敲在鼓上,聲音特別響。另外還有一塊驚堂木也是黑紅的,一只計時用的馬蹄鐘,還有一只紫砂壺,壺嘴被茶葉水浸得發(fā)黑。他還有一只竹板,有時候不敲鼓了,把鼓條子放下,就打它,打起來咔咔地響。說大鼓書的人,聲音都沙啞,好像天生的一副老公鴨嗓子。其實徐三瞎子平常說話并不是那樣,只有說書時才憋著嗓子壓出那么沙啞的聲音。但說到了關(guān)鍵的時候,驚堂木“啪”地一拍,嗓子立即亮了起來,我們有時聽得正投入,被他嚇得一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