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李家染坊的父子染匠(2)

說戲講茶唱門歌 作者:談?wù)?/span>


關(guān)于這父子倆染匠,流傳著一個笑話。說是有一年的大熱天里,父子倆在一起染衣,中午時老染匠多吃了幾杯酒,酒勁上來了,又困又乏就扯起了呼嚕。這時候,來了不速之客,是一只蚊子,一見老染匠無遮無掩的禿頭,立馬就叮了上去。小染匠看到蚊子在飽吸老染匠的血,就大罵道:“你這該死的蚊子,竟敢吃我父親的血!”于是揮起手中攪衣的木棍,朝那蚊子打去……結(jié)果,蚊子當(dāng)然被打死了,老染匠也被打得頭破血流。

許多人家總是到快要過年的時候,才翻揀出那些舊衣拿去李家染坊交給小染匠染一染。十天半月后取回來,一件件原本黯然失色的舊衣裳,都煥然一新。也有人買來顏料自己在家中染,許多盆桶最后都給弄得黑不溜秋的,染出的衣物還要用大量的清水漂洗,真是興師動眾,得不償失!另外,因為是自家染,技術(shù)不過關(guān),衣服上的油漬污跡處理不好,染出來后顏色不均。

“文化大革命”中,李家染坊很是熱火了一陣,不論男女老少都時興穿黃軍裝,但哪來那么多真軍裝供應(yīng)?于是就把一些五顏六色的布料拿到染坊里進行“蝶變”,可惜再怎么變也變不出正宗的草綠色,大都是一種屎黃色,如果是省錢自己買染料染的,還會深一塊淺一塊像斑禿一樣難看。但不管怎么說,那些日子里李家染坊真是生意興隆啊。再后來,大約是在上世紀(jì)七十年代早中期,李家染坊又迎來了一次興盛。那時,國家從日本進口了一大批尿素。這小日本存心和咱中國過不去,你知道那包裝袋是什么做的?是手感極其柔軟的白顏色的化纖尼龍布呀,真是暴殄天物!于是基層的領(lǐng)導(dǎo)干部們眼紅了,紛紛通過各種門路到供銷社搞到這種包裝袋做衣服穿。供銷社每條袋收4角錢。用這種袋做褲子,正好兩條袋做一條褲子。因為每條袋子上下兩面都印了“尿素”和“日本株式會社”,做成褲子后,這些字便前后出現(xiàn)在褲腰部位,很顯眼。因此,社會上便流行一首民謠:“干部干部,8毛錢一條褲;前面是‘日本’,后面是‘尿素’!”后來,人們就把弄到手的化肥袋子送進李家染坊,將白的染成黑的,“日本”和“尿素”才統(tǒng)統(tǒng)沒有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