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開挖出自己的天賦之泉,開始演化跨界的生命流域

10堂量子創(chuàng)意課 作者:李欣頻


《優(yōu)雅的宇宙》影片談到量子物理學、多維度空間、平行宇宙概念的弦理論弦理論,根據(jù)加來道雄《平行宇宙》書中的解釋:“如果你有一架超級顯微鏡,可以用來窺探到電子的中心去,那你所看到的不會是一個點狀的粒子,而是一根振動的弦;如果我們彈撥這根弦,它的振動就會發(fā)生變化,其電子說不定會變成一個中微子,再彈撥一下,它說不定會變成一個夸克。事實上,如果你用合適的力度來彈撥它,它會變成任何一種已知的亞原子粒子,就是以這種方式,弦理論可以毫不費力地解釋為什么有如此多的亞原子粒子;在超弦上沒有別的,只有可以彈撥出來的各種不同的“音符”,做一個模擬來說,在小提琴上,A調、B調或升C調都不是本質所在,只要簡單地用不同方式彈撥這根弦,就可以發(fā)出音階中所有的音。電子與夸克都不是具有本質性的東西,弦才是本質性的東西,事實上,宇宙中所有的亞粒子都可以被視為弦的各種不同振動,別的什么都不是,弦上所發(fā)出來的各種和弦就構成了各種物理學定律,我們可以把整個宇宙看成一首氣勢恢宏的弦樂交響曲?!?、以及它最新版本的M理論……,讓我瞬間理解了所有關于平行宇宙、時光旅行為主題的電影,包括:《黑洞頻率(Frequency)》、《居家男人(TheFamilyMan)》、《時光機器(TimeMachine)》、《靈魂??!你在何方?(PossibleWorlds)》、《羅拉快跑(RunLola)》、《蝴蝶效應12(TheButterflyEffect)》、《靈幻夾克(TheJacket)》、《偷天情緣(GroundhogDay)》、《如果能再愛一次(Ifonly)》、《滑動門(SlidingDoors)》、《初戀50次(50FirstDates)》、《重回17歲(17Again)》、《扭轉時光機(HotTubTimeMachine)》、《盜夢空間(Inception)》等等。這些電影對我而言已經(jīng)不是科幻片,而是真的可以拿來“玩”人生的參考模板。

因為我對“平行宇宙”這四個字有著很多的想像,促使我去找了一本《平行宇宙》(ParallelWorlds加來道雄(MichioKaku)著,重慶出版社),里面提到:斯坦福大學的俄羅斯物理學家安德烈·林德(AndreiLinde)提出一個想法:一小片宇宙可能突然膨脹、發(fā)芽,萌生一個“女孩”宇宙或是“男孩”宇宙,這些宇宙又可能萌生另一個嬰宇宙,如此不斷進行下去,創(chuàng)建“多元宇宙”,這理論叫做“永恒的、自我再生的膨脹”,膨脹是持續(xù)的、永恒的,大爆炸始終都在發(fā)生;越來越多的理論證據(jù)支持多元宇宙的存在,如果這是真的,它將統(tǒng)一兩種重大的宗教神學:“創(chuàng)始”和“涅槃”,在無始無終的“涅槃”中不斷發(fā)生“創(chuàng)始”。

我的各式身份,每一段新演化,都是以好奇為開始,如同我的旅行,我就是想知道,在希臘的我,跟在臺北的我有什么不同?在印度的我,與在北京的我有什么不同?所以我是以旅行來實驗并觀察自己的可變可塑性。回顧我的成長演化史:我小學時喜歡畫畫,因為畫畫可以安安靜靜地與紙、與顏色共處,不被打擾;國高中時,因為要升學考試,無法隨時隨地畫畫,所以在課本角落寫詩就成了我的創(chuàng)作出口;大學廣告系因為要專業(yè)實習,所以在廣告公司里寫著像詩般的文案,就成了我的新生存之道;等到畢業(yè),我為誠品書店寫文案,就成了想當詩人與做廣告人之間的新出路;同一時間我為高薪的房地產(chǎn)廣告公司寫文案,研究建筑并參加西班牙、北歐建筑之旅,就成了我的新興趣;28歲前寫廣告文案的業(yè)余時間,我都在寫旅行主題的專欄,這就是我預備成為作家的平行路徑;28歲出版第一本我的廣告文案作品集《誠品副作用》,讓我正式成為作家(接著出版旅行、美食、數(shù)字藝術、愛情、創(chuàng)意等不同領域的書),同年考上廣告碩士班,并在大學兼課教文案,于是我的新身份:“大學老師”就自然而然地演化出來了;當了老師幾年后,把教書心得寫成了《十四堂人生創(chuàng)意課》,于是瞬間跨足教育這領域,就是水到渠成的結果;在同一時期,因為很愛看電影,且自己已經(jīng)有了知名度與影響力,所以會有很多電影公司主動提供免費看試片的機會,于是就演化出了“影評人”、“影展評審”的新身份;2007下半年到北京大學來讀博,博導陳剛老師在一開學就讓我教研修班與本科三年級生,讓我在初到北京這塊陌生的地方,因帶著過去的養(yǎng)份,瞬間讓我就地同時長出“博士生”與“北大老師”這兩個身份,同一時間也出版《誠品副作用》、《廣告拜物教》、《十四堂人生創(chuàng)意課》簡體版,所以一落地就3個身份同時運作:“博士生”、“北大老師”、“作家”;至今到了2010年底,我在北京已經(jīng)進入第4個年頭,已舉辦過無數(shù)場大學巡回演講、接受過無數(shù)次的媒體采訪、也已出版了十多本簡體著作,因已在這里累積了相當?shù)闹?,所以成為廣告代言人,旅游外景節(jié)目主持人是很自然而然的事;現(xiàn)在又因為喜愛研究人體的奧秘,所以每周花18小時去上中醫(yī)課,并同時開始設計創(chuàng)意商品、計劃全球心靈之旅、準備開始寫劇本──以上這些新身份、新工作,都不是我自己去爭取的,因為當我把鮮活的生命泉源挖掘出來,自然就有各式各樣的水道等著引我的水,我只需顧好我的泉源不斷,就不必擔心沒有水道、沒有生路可走。這些經(jīng)驗,也是我在寫《十四堂人生創(chuàng)意課1》第二堂:《如何開挖自己的生命穴脈》、第三堂:《如何畫一張自己的生命藍圖》這兩篇的根據(jù)。

所以當你們聽了我“簡歷”,如果你是那位記者,你還會問:“你在廣告文案、廣告代言人、作家、大學老師、博士生、影評人、主持人這么多身份里,你最喜歡哪一個身份”這樣的問題嗎?如果你也是如此用心真實地去生活、無設限地探索并演化生命的各種可能,就不會再問這樣的問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