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1克拉克洪和斯喬貝克的6大價值取向理論(3)

跨文化管理 作者:陳曉萍


做什么,或者另一個團隊的人在聚會與否。曾經有一個案例講的就是日本公司在美國遇到的問題,他們的辦公室設計方案遭到美國員工的強烈反對,甚至引起了法律糾紛。

最后,身處不同文化中的個體對時間的看法更加表現(xiàn)出文化差異。

對時間的看法主要涉及兩個層面。一個是關于時間的導向,即一個民族和國家是注重過去、現(xiàn)在還是未來。另一個層面是針對時間的利用,即時間是線性的,應在一個時間里做一件事,按計劃和時間表行事;還是時間是非線性的,在同一時間里可以做多件事,不應該絕對按照時間表行事,應該靈活機動。

關于時間的導向,我們都知道中國文化關注過去和現(xiàn)在,而較少注重未來;美國文化則很少關注過去,基本著眼現(xiàn)在和未來。這種導向的一個表現(xiàn)可以從中美兩國創(chuàng)造的文學、電影和藝術作品中稍見端倪。

美國是科幻小說大國,科幻電影大國,關于未來外星人的入侵,機器人對世界的占領和威脅,星球大戰(zhàn)的爆發(fā),地球生態(tài)的嘩變,如此種種,大多是美國文化的產物。近年來美國流行幻想世界的末日到來會是怎么一種情形,當整個世界只剩下一個人(如電影《IamLegend》),或者人類滅亡消失之后的地球會是什么模樣(如暢銷書《TheEarthwithoutUs》)。中國至今沒有拍過一部類似的影片。相反,看中國的電視頻道,十有七八放著古裝電影、戲劇或電視連續(xù)劇,唐代的、宋代的、清朝的……一部接一部,樂此不疲。據(jù)統(tǒng)計,自1990年以來,具有這種內容的影視作品已經超過1000部!

這種時間導向的另一個表現(xiàn)反映在做事的計劃性上。

記得我剛到美國的時候,第一次與導師見面,他就給我一本日歷,在日歷上我看見一個學期的會議都安排好了,例如,每周一下午四點鐘在301房間,開會討論所有的與教學有關的事宜。我當時大吃一驚,心想怎么開學第一天已經把整整一學期的會都計劃好了,這在國內時我從未遇見過。后來去上課,發(fā)現(xiàn)教授也總是在第一天把一學期的教案都給我們,每一次課程的討論題目,需要閱讀的文章索引,對每一節(jié)課的準備要求,一切都寫得清清楚楚。這在國內時我也不曾經歷過,很受觸動。

在商業(yè)運作中,在管理中,美國人則更講究計劃性。如果你去看任何一個美國經理人的日歷本,或者是電子日歷,上面通常都已寫下了未來幾個月的安排:商務會議,談判,出差計劃,休假日期,以及與別人的午餐約會,晚餐約會等。遠程的商業(yè)活動更是提前半年一年就開始做安排了。這種習慣讓著眼于過去和現(xiàn)在的文化中的人很難適應——你怎么可能知道你在半年后的某一天幾時幾分會有空呢?我怎么可能現(xiàn)在就與你定下半年后的一個約會呢?實在匪夷所思。這種由于時間導向不同造成的挫折感,在跨文化商業(yè)交往中經常出現(xiàn)。

此外,將時間看成線性與否也是區(qū)分文化的重要方面。

美國人、德國人傾向于把時間看成是線性的,一段時間內做一件事,做完一件事后再做另一件事,一個約會完了之后緊跟下一個約會,每一個約會在事先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比如我去看醫(yī)生,一定要提前預約。如果預約的時候我告訴她們是我覺得胃不舒服,可是到那天去看病時,我突然覺得嗓子也不舒服,要醫(yī)生幫我看一下嗓子。美國醫(yī)生就會要我再約一個時間回來看嗓子,因為下一個病人在等他,他得按時間表做事。對我來說,我覺得他的行為不可理喻,難道我這個病人還沒有他的時間表重要?而且我已經在這里了,為什么還要我再跑一趟?

相反,意大利人、中東人等其他一些國家的人則把時間看成是非線性的,一段時間內可以做多件事,不必按部就班有板有眼地按時間表行動,而必須隨機應變根據(jù)當時的情況及時調整時間安排,不讓自己成為時間表的奴隸。因此,在談生意的過程中,如果突然有朋友自遠方來訪,他們會讓談判停下去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