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12歲前教育得法,那么12歲后孩子進入自我學習自我完善的階段。看著孩子追求學習,這是帶給家長的任何金錢也換不了的喜悅,這喜悅不是短暫的而是終生的喜悅。
兒童的思維上升類似臺階一樣是跳躍式的,對兒童大腦而言,沒有知識的難易之分,但是兒童不喜歡重復太多的學習,這是兒童大腦的特點。
在12歲前給孩子一個科學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讓孩子“無時無刻”地處于學習的氛圍和科學的環(huán)境當中,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孩子自我追求學習的習慣。特別指出一點就是,這里所指的學習不是專指在應試教育當中的用分數(shù)來衡量的學習,而是其寬度和廣度都是學校里所不能及的范圍內的學習。
上面強調的“無時無刻”,指的是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差別出自是否科學利用了時間。時間對孩子更是非常寶貴的,錯失培養(yǎng)年齡是多少金錢也無法挽回的。有人要問,無時無刻地讓孩子學習,豈不是在虐待兒童嗎?千萬不要有這樣的思想,一旦有了這樣的思想,孩子會與您一樣把學習當做:“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了,這樣做,想讓孩子樹立自我追求學習的良好習慣,便難上加難了。
我們的孩子在最開始的階段,并不懂得學習是一個像我們大人眼中描述的多苦的事,當他把所有玩具都玩了一遍時,他會感到無聊和空虛,這時,讓他去做一些他完全沒想到過的事情,比如看顯微鏡,比如來了一個大學生玩伴天天陪他做實驗,天天給他講各種各樣的科學家故事,比如家里突然堆滿了各種各樣的科普圖書,他會覺得這也是一種“玩”。慢慢地,當他發(fā)現(xiàn)自己學到的知識與其他小朋友的不一樣,可以解釋其他小朋友完全不懂的生活現(xiàn)象時,他會有一種很強烈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這時,他會更愿意繼續(xù)去完成這種所謂“玩”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