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工作的人,不但不會主動去做老板沒有交代的工作,甚至對于老板交代的工作,也要一再督促才能勉強做好。這種被動的態(tài)度自然會導致一個人的積極性和工作效率下降。久而久之,即使是被交代甚至是一再交代的工作都未必能做好了,因為他已經習慣于想方設法去拖延、敷衍以至推卸。這樣糊弄工作的員工只能因為糊弄工作而糊弄自己,公司也根本就不會再分派給他具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更不會給予機會、委以重任了。
請檢視一下自己,看看你有沒有被動等待工作的不良習慣。如果有,就不要再消極地等待了,也不要去抱怨,而應該自我反省、勇于改變。
對待工作,不要總是從“聰明”和“傻”的角度去分析考慮,如果你要取得事業(yè)上的成功,就應當克服被動工作的習慣,將其從自己的個性中根除。在這方面“傻”點,你的機會就多點,這樣你就會離成功越來越近。
布迪最初只是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整車裝配線上的一名雜工,他的成功,就始于工作中一次次平凡的積累。正是“傻傻”地抱著積累平凡就是積累卓越的工作理念,他在不到30歲就被擢升為公司總領班,成為通用公司最年輕的總領班。
布迪是在20歲時進入工廠的。工作一開始,他就對工廠的生產情形做了一次全盤的了解。他知道一部汽車由零件到裝配出廠,大約要經過10幾個部門的合作,而每一個部門的工作性質都不同。
他當時就想:既然自己要在汽車制造這一行做一番事業(yè),就必須對汽車的全部制造過程都有深刻的了解。于是,他主動要求從最基層的雜工做起。
雜工不屬于正式工人,也沒有固定的工作場所,哪里有零活就要到哪里去。因為這項工作,布迪就有機會和工廠的各個部門接觸,因此對各部門的工作性質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當了一年半的雜工之后,布迪申請調到汽車坐椅部工作。不久,他就把制造坐椅的手藝學會了。后來他又申請調到焊接部、車身部、噴漆部、車床部等部門去工作。在不到幾年的時間,他幾乎把這個廠各部門的工作都做過了。最后他又決定申請到裝配線上去工作。
布迪的一位朋友對他的舉動十分不解,他問約翰:“你工作已經幾年了,總是做些焊接、刷漆、制造零件的小事,這恐怕會耽誤你的前途,你不覺得自己太傻了嗎?”
布迪笑著說:“你不明白,我并不想急于當某一部門的小工頭,而是以能勝任領導整個工廠為目標,所以我必須花足夠的時間了解整個工廠的生產情況和工作流程。我正把現(xiàn)有的時間做到最有價值的利用。我要學的,不僅僅是一個汽車零件如何做,而是整輛汽車是如何制造的?!?/p>
當布迪確信自己已經具備管理者的素質時,他決定在裝配線上嶄露頭角。布迪在其他部門都干過,懂得各種零件的制造工藝,也能分辨零件的優(yōu)劣,這為他的裝配工作增加了不少便利。沒有多久,他就成了裝配線上最出色的工人。很快,他就晉升為領班,并逐步成為工廠的總領班。
在工作中,沒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拋棄;也沒有任何一個細節(jié),細到應該被忽略。
同樣是從事一個平凡的職位,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體會和成就。不屑于做“傻”事的人做起事來十分消極,只會糊弄工作,他們只是在工作中混時間;而積極的人則會安心工作,把任何“傻”事作為鍛煉自己、熟悉工作的機會,以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和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