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自我之歌(1)

選擇的藝術 作者:(美)席娜·伊加爾


修身養(yǎng)性

這是重要的一天,你踏上了一條通道,未來的人生將由此開啟。盡管這條通道并非通向婚姻的殿堂(你將很快找到自己的靈魂伴侶),但是當你站在書架間的這條通道上,尋找“自我完善”類書籍的時候,同樣將跨越一道重要的門檻。你懷揣夢想,如同其他數(shù)百萬人一樣找到這類書,想在其中尋求心靈的成長和知識的積累。你希望自己的人生十全十美——名利雙收、健康長壽、家庭和美——而你聽說,只有通過自我完善才能實現(xiàn)這樣的愿望。你明白了嗎?這就是說,如果你能控制自己的思維、集中精神,你就能夠掌控外部世界。你所要做的就是掌握控制權。首先,把你想要實現(xiàn)的所有目標列成一張清單。還是換一種吧:列出你所有的習慣。或者你該列出自己生前想去旅行的所有目的地?(死亡離你還很遙遠——那邊的書架上就有一大堆關于永葆青春活力的書籍。)無論如何,你首先都要做到喜愛自己、堅守自我。不過,這事兒難就難在這里。你還不太清楚自己到底是誰,還需要“發(fā)現(xiàn)自我”,而這不正是“自我完善法”想要教會我們的嗎?如果“自我完善”要達成的一項目標也是使用這種方法的前提條件之一,你該如何是好?

于是,你穿過“修身養(yǎng)性”類書籍區(qū)的過道,走向旅行類書籍區(qū),那些旅游指南封面上印著鮮艷的圖片,向你推薦各種讓人永生難忘的美妙旅程。也許去東南亞自助游,去澳大利亞跳傘,或者去非洲當志愿者能夠幫助你認清自己。有一種遠離塵世的休閑活動可以提供修身養(yǎng)性的冥思課程,讓人能夠與自己的內心相通,不過你能付得起昂貴的費用嗎?但是不進行這種自我發(fā)現(xiàn)之旅,一切從何談起呢?

偉大藝術家米開朗琪羅曾說,他的雕塑作品原本就已經藏在石頭里,自己所做的只不過是鑿去多余的部分。我們對自己身份的認識常常與米開朗琪羅的說法相似:在我們遵從多個條條框框的表象之下,隱藏著一個恒定、獨特而真實的自我。在我們眼中,自我發(fā)現(xiàn)就是一個挖掘出自己本性的過程。我們深挖到表象之下,拋卻無關緊要的外在,呈現(xiàn)出自己永恒不變的本性。而我們借以發(fā)掘這個特性的唯一工具就是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選擇能力。其實,我們對自己的著裝或者所喝飲料的選擇,對居住環(huán)境、所讀學校和所學課程的選擇,當然還有對從事職業(yè)的選擇都體現(xiàn)了我們自身的某些特性,而且我們也應該努力使這些內容真實地反映自我。

但是,我們到底是誰?命令式的“做你自己”聽起來倒是直接明了。(還有什么事情能比讓一個人做他自己來得更容易呢?)不過,我們常常會被這句話弄得不知所措,好像一不小心,我們就會變成別人似的。如果邁出的每一步都可能使我們遠離真實的自我,那就很難繼續(xù)前進了,我們也會因此變得猶豫不決。畢業(yè)后馬上找一份能干上十年八載的穩(wěn)定工作,然后結婚生子,這已經不是現(xiàn)在的年輕人所走的路了。對如今的年輕人來說,18歲到25歲是尋求自我身份認同的時期。直到1970年,美國年輕人初次結婚的平均年齡基本保持在女性21歲,男性23歲。而現(xiàn)在,年輕人初次婚齡已經猛增到女性25歲,男性27歲。

2005年,美國《時代》周刊稱,美國社會出現(xiàn)了所謂的“中間族”現(xiàn)象,一些年輕人已經過了青春期,但在心理上卻沒有完全步入成人階段。那期雜志的封面上將這些年輕人描述為“生活上仍需依靠父母,不停地換工作、換伴侶。他們并不是懶……只是不想長大”。雖然“中間族”這個新詞特指正在尋求身份認同的一批美國年輕人,它所反映的現(xiàn)象卻是全球普遍存在的。同樣,歐洲有“三不族”(不上學、不就業(yè)、不接受培訓),日本有“寄生單身族”,而意大利則有“成年寶寶族”。即使是在那些更強調集體主義的國家,發(fā)現(xiàn)真實自我的壓力也在日益突顯,這個崇高的目標也給人們帶來了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和猶豫。

從傳統(tǒng)觀念看,這些年輕人好像停止了成長,但是,以何時結婚生子來衡量一個人的成長和進步并沒有確切的道理。過去的幾十年中發(fā)生了一系列社會變遷,令那些原本無法選擇自己人生的人們擁有了更多的機遇。如果這些人想要把握住新近獲得的自由、更多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會有人感到意外嗎?要是他們不這么做,我們倒真會覺得他們有問題了。我們站在“修身養(yǎng)性”類書籍區(qū)的過道中,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都是在尋找同樣的東西。但是在探尋自我的過程中我們到底是在尋找什么呢?為什么說發(fā)現(xiàn)自我對我們至關重要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