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夢想與追求

財富清華:聆聽智者之音 品讀成功之道 作者:唐杰


提問:白老師您好,我是清華大學經(jīng)管學院的學生,我發(fā)現(xiàn)我們很多學生畢業(yè)之后都去外企或者出國了,而堅持自己當初在清華的夢想,始終追求自己夢想的同學很少,在自己崗位上堅持的人很少,您能否在這方面給我們一些建議?

白:出國也是一種夢想,個人的夢想首先要被國家尊重,任何個人的夢想永遠是對的。我覺得這個不要拿一些宏大的詞匯來解讀,說你要為國效力等等,沒問題,如果將來中國發(fā)展得足夠好,那么他們將來都會成為“海歸”,甚至越來越多的人成為“海待”,因為位置的競爭太激烈了。但是如果中國發(fā)展得不好,中國會成為一個空巢家庭,即使身在曹營,但心在漢,所以我從來不認為這是問題,越來越多的年輕學子去國外,這很好,將來他們在面臨職業(yè)選擇的時候,哪兒更有機會他會選擇哪兒,對嗎?如果中國能夠提供很多機會,他也會回來,所以為了個人的夢想出國,沒問題,只要不太盲目就好。國外如歐洲、美洲、澳洲等我也都跑過,其實國外跟我們想象的不太一樣,比如歐洲晚上過了8點鐘街道就已經(jīng)安靜了,那不是年輕人的天堂。在美國的辛苦可能是各位不去的時候看不到的,在紐約、舊金山等地,白天人不多,大家都在上班,但是有一次我們出去玩,早上5點多、6點上了高速路,高速路是堵車的,他們上班要開1個小時將近2個小時的車,為了錯開高峰期,他們要提早上班,所以美國特別流行作成那種磁帶的小說,他們在車里幾天就能聽一部長篇小說,現(xiàn)在也已經(jīng)引進咱們國內(nèi)。去華爾街的時候看見那些西裝革履的人,坐在臺階上,拿著在中國根本看不到的那么大杯子的可樂,吃著漢堡解決午餐。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辛苦,如果你認定了這是你的幸福,是你的夢想,那就去,不要有任何的遺憾,沒去的人也不要因為這個去譴責別人,你看土洋博士之爭早已經(jīng)沒了,現(xiàn)在誰做得好就是誰,對嗎?所以你也別這么想,那些走的人也盡可能沒牽掛地走,但是要認定你所選擇的路是你要的。這是最重要的。

提問:現(xiàn)在的孩子對自己的將來很迷茫,不知道自己以后能干什么,你能不能從自身出發(fā)給這些孩子一些啟示?

白:這個很難,我們這代人可供借鑒的經(jīng)驗很少,因為我們當時可以選擇的機會很少。當年我報了新聞,報了經(jīng)濟,還報了法律,作為一個17歲高中畢業(yè)的孩子,我將來的職業(yè)選擇有三條道,后來好歹第一志愿新聞把我給拿走了,我就成為了新聞人。當我們走進大學校園的時候,所有人都是一樣的,大家都是一張白紙,但四年之后我們走出大學校門,就各自不同了,我已經(jīng)用新聞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別人用法律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他用工業(yè)工程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那都不一樣,所以我認為大學的塑造也很重要,當然我們也希望這個孩子內(nèi)在的東西被挖掘出來,但是我們要相信更多的孩子是普泛的,是要被塑造的,還有部分孩子有自己的喜好,父母和老師有共同的責任去挖掘和塑造。

比如說我自己的孩子,我不會強加給他音樂方面怎樣、美術(shù)方面怎樣,只是慢慢做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他在美術(shù)方面樂此不疲啊,所以現(xiàn)在讓他開始學美術(shù),因為他樂此不疲。他聽力很好,聽音樂一耳朵就能知道這個是誰那個是誰,但是一讓他學琴他不愿學,所以至今也沒讓他學鋼琴。另外還有社會的機制問題,前不久跟清華大學顧秉林校長聊天的時候也談到這一點,我們的大學要給孩子提供轉(zhuǎn)換興趣、志愿的空間,以后的孩子將來上大學的時候轉(zhuǎn)換的空間更大,在清華好像有3次的轉(zhuǎn)換機會,是嗎?所以將來會有更多的機會,各種因素加在一起,就會讓更大比例的孩子成為受益者,但是我認為在目前的教育機制下,還是有很多的受害者,我們現(xiàn)在就是要擴大受益者的比例,減少受害者孩子的比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