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養(yǎng)成教育的方法(1)

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上) 作者:林格


養(yǎng)成教育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培養(yǎng)任何一種良好的習慣,都需要科學的方法,才能更快地達到目的。

關于養(yǎng)成教育的方法,近年來很多教育專家和研究機構都對此進行了細致的研究,成果頗豐,介紹習慣養(yǎng)成方法的書籍也層出不窮。這里主要參考關鴻羽教授以及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行為習慣與人格的關系研究課題組的研究成果,整理出養(yǎng)成教育常用的十五種方法,供大家參考。

一、突破法

1. 解釋

針灸時,醫(yī)師如果沒有摸準穴位就隨便給人扎針,不僅不能得到好的治療效果,反而可能給病人增加痛苦。習慣養(yǎng)成的過程中,“突破口”如同針灸中的穴位,找準了它,好習慣的養(yǎng)成指日可待。

2. 原則

用孩子的長處作為“突破口”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孩子的年齡、成長環(huán)境、心理特點、性格等千差萬別,其感興趣的“點”也不一樣,突破口也就有所區(qū)別。

有一位母親,她的兒子不喜歡閱讀,卻對足球著迷。為了陪養(yǎng)兒子的閱讀興趣,這位母親想了很多辦法也不奏效,童話書、科普書、偵探小說等買了一大堆,兒子就是沒興趣。后來母親改變了策略,她硬著頭皮陪孩子看足球世界杯賽,和兒子侃球星,還特地給兒子買了一本《羅納爾多傳》,兒子看到這書,眼前一亮,開始了閱讀。

母親又精心為兒子準備了足球明星傳說,足球文化等書籍,兒子接受了閱讀,漸漸又拓展了知識面,眼界日益豐富起來。

這位母親后來采取的辦法很高明。孩子的興趣點就是他的長處所在,足球能讓他興奮,自然而然就成為了“突破口”。

每個孩子的性格、興趣都不一樣,找到了孩子的興趣和長處所在,能幫助孩子揚長避短,養(yǎng)成種種有益的習慣。

3. 操作方法

① 幫助孩子了解自己。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對自己沒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很難找到一個很好的“突破口”。讓孩子了解自己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明確其優(yōu)勢,揚長避短。

② 父母要給孩子適當?shù)慕ㄗh。父母在對孩子有一個較為全面正確的認識的基礎上,給出合理的建議,既然是建議,就要放下架子,用商量的語氣跟孩子討論。

③ 輔之以必要的訓練。習慣養(yǎng)成畢竟是具體行為的體現(xiàn),因此,需要進行必要的訓練和強制。父母的作用是監(jiān)督和提醒。

二、榜樣法

1. 解釋

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榜樣對兒童的心靈是一股有益的陽光?!泵恳粋€成長中的人,都需要好朋友。青少年培養(yǎng)好的習慣,榜樣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力量。尤其是同齡群體的影響力更不容小視。

心理學中把“個體有時會通過特別的心理動機,有選擇性地吸收、模仿某些特殊的人或物”稱為“仿同”作用,個體仿同是一種吸收或順從另外一個人或團體的態(tài)度、行為的傾向。青少年常常會模仿身邊同齡朋友的言行舉止,因為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相似。

2. 原則

人們常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既然是選擇榜樣,是不是一定要“擇優(yōu)為鄰”,找那些各方面表現(xiàn)都很優(yōu)異的人?

其實未必。孩子身邊的伙伴中,哪怕身上有一點值得學習的地方,比如學習特別認真、特別守時、很有禮貌、遵守交通規(guī)則等等,都可以成為孩子的好榜樣。如果刻意尋找那些最優(yōu)秀的同齡人,由于目標太高,反而不利于孩子的進步。

因此,選擇適合孩子的高度目標,應當成為運用榜樣法的一個重要原則。

3. 操作方法

父母常常擔心孩子交到壞朋友,怎樣才能把握好交朋友的“度”,幫孩子找到合適的榜樣呢?

① 了解自己的孩子,根據(jù)孩子的情況選擇朋友。

首先要對孩子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如有什么優(yōu)點和不足、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提升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