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文化上反思(2)

中國基層選舉報告 作者:魏榮漢


物極必反!中華民族乃至全世界亙古不變的鐵律告誡我們:這里事出有因,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歷史是面鏡子,能折射出過去的軌跡。于是,我的思維不得不回到幾年前發(fā)生在山西省河津市的一樁驚動中南海的通天賄選大案上來。那次的選舉與全部、全票當選恰恰相反,組織提名的人有十幾個紛紛落選。

一個典型的“蹦極”,反差太大了!問題究竟出在哪里?面對太陽究竟是從哪邊升起的這個再簡單不過的命題,我有點暈。

選舉文化——這個包含著政治、社會、法律和人們觀念、傳統(tǒng)、思維等方面的抽象名詞,是該很好地加以研究了!

我本不喜歡較真,但喜歡聯(lián)想。當年發(fā)生在河津市的人大代表賄選案,究竟是什么支撐了它?幾年時間過去了,為什么還沒有引起人們的深思,又出現(xiàn)當今的尷尬結局呢?

我本不喜歡挑刺,但我讓刺鉤住了。我不僅是這一事件的直接目擊者,還是這一事件的重要當事人。但愿我將這一事件的真相公布以后,人們可以自信地說:噢,原來是這樣,你脫了馬甲我認識你,你穿上馬甲我照樣認識你!

英雄拉開悲劇序幕

如果人的正常訴求得不到法律的保護,正常人也會“神經(jīng)”;如果法律不保護好人,好人也會學“壞”;如果英雄不被社會認可,英雄也會落淚!

2000年10月16日,經(jīng)國務院批準,撤銷山西省運城地區(qū),設立地級運城市。

2000年12月初,出席運城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的32名河津市代表名額正式下放到河津。

代表意味著權力,權力可以尋租。在權力不受監(jiān)督和制約的情況下,這是一條定理。從這一天開始,在民營經(jīng)濟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河津市,人大代表爭奪戰(zhàn)全面拉開序幕。同時,在人所共知的原有選舉方式下,我也成了幕中的一個主角。

我從1984年開始在鄉(xiāng)鎮(zhèn)任領導干部,歷經(jīng)5個鄉(xiāng)鎮(zhèn),從副職到正職,共任職19年。19年中,我連續(xù)6屆當選為鄉(xiāng)(鎮(zhèn))人大代表,從未間斷,1993年還被選為河津市人大代表和主席團成員。

在我任人大代表的19年中,親自參與、組織、領導了不知多少次人民代表大會及政府的換屆選舉,被我選舉的領導干部更是不計其數(shù),其中還選舉過山西省人大代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