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公孫丑 上(6)

圣王之道《孟子》 作者:張加才


【原文】

[3.2-3]“昔者竊聞之:子夏、子游、子張皆有圣人之一體①,冉牛、閔子、顏淵則具體而微,敢問所安?!?/p>

曰:“姑舍是?!?/p>

曰:“伯夷、伊尹②何如?”

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進,亂亦進,伊尹也。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則學孔子也?!?/p>

“伯夷、伊尹于孔子,若是班③乎?”

曰:“否。自有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也?!?/p>

曰:“然則有同與?”

曰:“有。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諸侯,有天下;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是則同?!?/p>

曰:“敢問其所以異。”

曰:“宰我、子貢、有若④,智足以知圣人,污⑤不至阿其所好。宰我曰:‘以予⑥觀于夫子,賢于堯舜遠矣?!迂曉唬骸娖涠Y而知其政,聞其樂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⑦百世之王,莫之能違也。自生民以來,未有夫子也?!腥粼唬骸M惟民哉?麒麟之于走獸,鳳凰之于飛鳥,太山之于丘垤⑧,河海之于行潦⑨,類也。圣人之于民,亦類也。出于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于孔子也。’”

【注釋】

① 子游:孔子的學生言偃。子張:孔子的學生顓孫師。

② 伊尹:商湯之相。

③ 班:等同。

④ 有若:孔子的學生。

⑤ 污:本作洿(wū),夸字的假借。夸,大。

⑥ 予:孔子學生宰我的字。

⑦ 等:指分出等次。

⑧ 垤(dié):小土堆。

⑨ 行潦(lǎo):路上的積水。潦,雨后積水。

【譯文】

公孫丑說:“以前我聽說:子夏、子游、子張都部分具有圣人的特質,冉牛、閔子、顏淵則整體具備但氣象不夠博大。請問您屬于哪一類?”

孟子說:“這個暫且不談?!?/p>

公孫丑說:“伯夷、伊尹怎么樣?”

孟子說:“他們處世方式不一樣。不是他心中的君主,他不服事;不是他心中的百姓,他不使喚;天下太平就出來做官,天下大亂就隱居起來,這是伯夷。不理想的君主服事能怎么樣?不理想的百姓使喚能怎么樣?天下太平也做官,天下大亂也做官,這是伊尹。應該做官就做官,應該辭職就辭職;應該久任就久任,應該速去就速去,這是孔子。都是些往昔的圣人。這些我都沒做到;至于我的意愿,就是學習孔子。”

公孫丑說:“伯夷、伊尹跟孔子,都是一樣的吧?”

孟子說:“不是。自有人類以來,沒有孔子那樣的。”

公孫丑說:“那么,他們有相同之處嗎?”

孟子說:“有。要是獲得了百里見方的土地做君王,他們就都能使諸侯來朝覲而統(tǒng)一天下。但做一件不義的事,殺一個無辜的人因而得到天下,他們都不會去做。這是他們相同之處。”

公孫丑說:“請問孔子又有什么不同呢?”

孟子說:“宰我、子貢、有若,他們的智慧足以了解孔子,即使說話有所夸大,也算不上阿諛他們所敬愛的人。宰我說:‘按我對先生的了解,他比堯、舜強多了?!迂曊f:‘看它的禮制,就可以了解它的政治狀況;聽它的音樂,就可以了解它的道德風尚。從百代以后去評價這百代君主,沒有人能違背這個道理。我認為自從有人類以來,還沒有像先生那樣的人?!腥粽f:‘豈止人類有這些不同!麒麟對于走獸,鳳凰對于飛鳥,泰山對于小小土堆,河海對于路面雨水,都是同類;圣人對于百姓,也是同類。高出他的屬類,超出他的族群,自從有人類以來,還沒有比孔子更偉大的?!?/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