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觀念篇(27)

優(yōu)等生必備的學習法則 作者:徐志剛


其實,我們每個人,尤其是作為中國人,擁有著比西方人更好的大腦。西方諺語說:"錢裝在猶太人的口袋里,智慧裝在華人的腦袋里。"

在英國,華人男子平均每周的收入是368英鎊,白人男子是331英鎊;華人中只有9%的人失業(yè),而白人卻有15%的人失業(yè)。在美國,全美最著名的高等學府,有1/3以上的系主任是華裔;美國電腦中心主任中,華人約占了1/3;美國機械工程學會有12個分會主席,一半是由華人擔任;華裔占全美人口0.4%,然而卻占全美一流科技精英的1/4。

這要感謝我們的漢字。漢字既有形,又表意。形要通過右腦記憶,意則是左腦記憶。這樣是左右腦同步。而西方的英語等都是表音文字,主要是左腦記憶,很少用到右腦。所以,你是一個中國人,應該感到自豪,應該充滿自信,因為,你有比外國人更聰明的頭腦。

當然自信心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自己不斷錘煉的過程,自己不斷地給自己打氣,不斷對自己說:我是最棒的!我是最優(yōu)秀的!

皮格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是希臘神話中的一位雕塑家,是塞浦路斯國王,他用象牙雕塑了一位理想的女子塑像。塑像如此之美,以至于他愛上了塑像中的女子,并非常期望她能成為自己的妻子。于是,他向神祈禱,每天同塑像中的少女待在一起,與她交談、傾訴。他的真摯情感打動了愛神,愛神賦予了雕像鮮活的生命,從此,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這則神話喻示人們美好愿望終能成為現(xiàn)實。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view/4198857.htm)

這個故事被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雖然只是一個傳說,但與我們的"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有志者事竟成"如出一轍。

在西方,有位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Rosenthal)教授根據(jù)皮格馬利翁效應,做了一個試驗。

他把一群小白鼠隨機地分成兩組:A組和B組,并且告訴A組的飼養(yǎng)員說,這一組的老鼠非常聰明;同時又告訴B組的飼養(yǎng)員說他這一組的老鼠智力一般。其實這兩組的老鼠智力水平是一樣的,沒有區(qū)別。幾個月后,教授對這兩組的老鼠進行穿越迷宮的測試,發(fā)現(xiàn)A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組的老鼠聰明,它們能夠先走出迷宮并找到食物。

于是羅森塔爾教授得到啟發(fā),他想這種效應能不能也發(fā)生在人的身上呢?

有一天,教授來到了一所普通中學,在一個班里隨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學生名單上圈了幾個名字,告訴他們的老師說,這幾個學生智商很高,很聰明。過了一段時間,教授又來到這所中學,奇跡又發(fā)生了,那幾個被他選出的學生現(xiàn)在真的成為班上的佼佼者。羅森塔爾教授這時才對他們的老師說,自己對這幾個學生一點也不了解,是隨便點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