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服飾陳列設計師一起逛街,就如同看電影的時候導演坐在旁邊。他毫不留情地指出是什么招數(shù)使演員俊秀,又是哪些圈套讓你潸然淚下。
前幾天我跟三個服飾陳列設計師一起逛了逛國貿(mào)商場。他們分別是時尚培訓機構"中赫時尚"服飾陳列課的講師、前ONLY陳列設計師程越,兩名中赫學員,T.B2的陳列主管施揚,F(xiàn)erragamo的陳列設計師孫默。我走進一家店鋪轉了一圈,與一雙漂亮的鞋對視兩秒,又揪起了幾件衣服,無意識的行為立刻成為他們的佐證,開始了揭秘。大部分顧客都喜歡沿著墻逆時針方向走,容易被明亮的光線、跳躍的色彩或者模特出樣的服裝吸引,總忍不住要摸一摸,顧客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貨架右上方,犄角旮旯基本不看,男的黃金視覺中心距地面85cm至135cm之間,女的75cm至125cm之間?;诖藥缀跛械赇伓紕澐至薃區(qū)、B區(qū)和C區(qū)。
A區(qū)是燈光最亮,最容易被看到的位置,一般是對著門的方位,櫥窗或模特的區(qū)域,或者店鋪兩側靠墻的貨架。主要放暢銷貨、新品或主打品。B區(qū)是相對醒目的位置,一般在店鋪的中島柜臺和收銀臺附近,放一些替換品。C區(qū)是光線昏暗的角落,放的是滯銷品和斷碼貨。有的店鋪女顧客多,女性產(chǎn)品離門近,以吸引眼球,男性產(chǎn)品雖然靠里,但試衣間在男裝附近,要試衣服就不得不瀏覽一下。這一做法跟GAP正好相反,三層樓的GAP店一層一定是男裝,愛逛街的女性不得不穿越它們才能抵達二、三層的女裝和童裝。這都是讓顧客盡可能地接觸貨品。一排貨架也分A、B、C區(qū),一般上方為A,右下為B,左下為C。如果不想買滯銷貨,豎掛的衣服就別看了,這是C區(qū)的典型擺放方式??瓷先區(qū)是個寶藏,卻又時常出現(xiàn)陷阱。某些款式過時積壓許久的東西會措手不及地出現(xiàn)在A區(qū),燈光和擺放的樣子非??蓯?,你就把它們拎回家了。
有個叫丹尼?米勒的英國人寫了本《購物理論》,大意是說購物王國再也不會強買強賣,把人都嚇跑,而是提供壯觀的、富有藝術氣質(zhì)的氛圍,使每一件商品都有意義,每個顧客都在這里找到生活。對陳列設計師來說,這叫"陳列風格"。大概分了美式,坦率明快;英式,傳統(tǒng)嚴謹;法意,高貴簡潔等等,跟民族特性都有關系。實踐中卻不純粹,比如起源意大利發(fā)跡好萊塢的Ferragamo,算是美意融合,既高貴又直接。還有些牌子明明從韓國來,非要弄成英范兒。好辨別的是"主題",比如"都市森林"、"濃情朱古麗",聽上去跟樓盤廣告似的。T.B22007年春夏的主題是"夢幻花園",全國統(tǒng)一,屏棄了不同飽和度的色塊分區(qū),而是滿眼跳躍的小花,營造如入花園之境的感覺。主題雖多變,但品牌有延續(xù)的"色感",比如ONLY總讓人覺得是紅色的,LV是棕色,F(xiàn)erragamo延續(xù)品牌"薩爾瓦多"傳統(tǒng),白色與米色相間。大牌在主題上比較持重,一般整體氛圍不變,也不噴香水(避免有人歡喜有人憂),不放古典音樂和搖滾樂(前者使人壓抑,后者叫人焦躁),一進門就透著高貴,仿佛不是購物,而是奉神圣力量來挑選祭祀用的祭品。
不過所有審美在打折季時都蕩然無存,國內(nèi)這個重要時刻分別是每年1月和7月。打折貨統(tǒng)統(tǒng)移到A區(qū),有時甚至管不了A、B、C了,以五折、八折作為分類;音樂也換成很有速度感的,期望你快速選擇,趕緊騰地兒;此時最極端的櫥窗陳列是根本不陳列,只要白底紅字:SALE;有時陳列設計師會故意把店鋪弄得很亂。打折季年輕品牌和奢侈品牌迅速區(qū)分,前者一派風火搶購景象,后者依舊冷靜。其實大牌也出現(xiàn)了過季產(chǎn)品,但基本不明折,而是在"交易完成時",比如你買了好幾萬的東西,或比較挑剔,但已經(jīng)開始掏錢了,導購會說,我們可以給您打個9折。以吸引回頭客。有些品牌導購手里都有VIP卡,只要你持之以恒地難纏,又沒把局面搞僵,導購快刀斬亂麻就拿自己的卡給你打折了。一個永遠像在打折的品牌是西班牙品牌MNG,它就像個謎,叫三個專業(yè)人士都很疑惑。店鋪永遠亂糟糟得像個市場,有時新店一開張就打5折。內(nèi)部人士經(jīng)常有內(nèi)部消息,某品牌打折貨被某經(jīng)銷商買斷,比如品牌的1折貨讓經(jīng)銷商包圓兒3折往外賣。對外部人士來說,反正是占了便宜,只是多少問題,這樣的消息還是不知道的好。不過,亂也是種風格,我在MNG店前駐足觀看,里面氣氛熱烈,我深感就此走開就會與生命中很重要的東西失之交臂,又像飛進花叢的蜜蜂一般沖了進去。
導購也是店鋪陳列的一部分。年輕品牌的導購大都隨和熱情,好嘮家常,穿著當季最主打的款式,充當活動A區(qū)。即使休閑品牌,見著穿正裝的,也會巧舌如簧地說服:來兩件吧,輕松一下!大牌的導購則像品牌一樣高貴,穿定制工作服,在Burberry店里從來不會見到穿風衣的導購,畢竟花了大錢,誰也不愿穿得像個導購。他們堅信大牌不缺顧客,明確導購身份,從不當說客。陳列設計師會對導購進行培訓,勢利眼是口頭禁止的,但每一位都閱人無數(shù),火眼金睛,他們可以迅速把顧客分為"土大款"、"有品位的大款"、"樂觀的混搭派","瞎溜達的空想家"、"窮途末路者"……不過消費者自己從不這么分類,只有兩種:購物英雄和受冷落的失敗者。但店鋪沖突都是小事件,隨著交易的進行就結束了。在那里,除了錢,你不會被奪走別的。悲劇英雄從不被物質(zhì)迷惑,也不討價還價。俄狄浦斯從來不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