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用易經(jīng)的觀點讀透三國演義 作者:李琴


 

弱者要想強勢,有一個可用的策略就是借勢。

狐假虎威的故事人們都知道,狐貍本是弱者,但借助老虎的威風嚇退了百獸,著實風光了一把。

《三國演義》中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便是借勢創(chuàng)業(yè)的最佳范例。

不同于劉備的草根出生,曹操的家庭還算有些背景。曹操的祖父曹騰,是東漢末年宦官集團十常侍中的一員。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yǎng)子。

雖說是宦官之后,但到底也是和“官”字沾邊的家庭,因此曹操就不像劉備要落魄到去賣草鞋,年輕的曹操人生可謂順風有順水。

公元174年,年僅20歲的曹操被推舉為孝廉。

在古代,推舉孝廉意思就是推舉品德優(yōu)良的人,這種人既要孝順又要清廉,只有這種人才有資格當官。

因此被推舉為孝廉的曹操很快去了東漢的首都洛陽,成為一名光榮的宮廷侍衛(wèi),之后不久就當上了侍衛(wèi)的小頭目。

公元184年,在洛陽混了10年之久的曹操終于再次得到皇帝的提拔,當時的漢靈帝把他封為騎都尉,也就是一隊騎兵的頭頭,然后命他帶著這隊騎兵去河南鎮(zhèn)壓黃巾起義。

對于當時的人而言,這是多么大的立功機會啊,曹操很幸運的抓住了它。在鎮(zhèn)壓黃巾起義中,曹操多次立功,于是又再一次得到升遷。

按理說,如果一直這樣下去,曹操到了四五十歲時,也有可能當上中郎將或者驃騎將軍之類的不大不小的管官,但也僅此而已,歷史上再不可能出現(xiàn)魏王曹操,更不可能出現(xiàn)千古梟雄曹孟德。

但189年的董卓之亂,成為了曹操人生的轉(zhuǎn)折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