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敬父母,何必遠燒香。不能盡孝,如何禮佛?不能奉親,如何憫人?盡到孝道,才能修得佛道。
——圣嚴法師
在法師眼里,孝道就是佛道,并且?得孝道才能修得佛道?!洞蟪吮旧牡赜^經(jīng)》上說:“世間大地被稱作是最重的,悲母的恩情比大地還要重。世間須彌山被看作是最高的,悲母的恩情比須彌山還要高?!彼裕瑸槿俗优欢ㄒ⒕醋约旱母改?。
有個青年人離別母親到深山,想去拜訪菩薩修得正果。在路上,他向一個老和尚問路,寒暄之余,青年人說明動機,希望能得到老和尚的幫助,但老和尚卻表示:“與其去找菩薩,還不如去找佛!”
年輕人大感興致,忙問:“哪里有佛?”
老和尚說:“你回家的時候,看到有個人披著毯子,反穿著鞋來接你,記住,那就是佛!”
?年輕人聽從了老和尚的話,急忙返回家鄉(xiāng)。到家已是深夜,母親已經(jīng)睡著了,但她一聽到兒子敲門,高興得來不及穿好衣服,倉促間披上毯子,反穿著鞋子就出來開門。
年輕人一看到母親的狼狽相,熱淚盈眶,立即大悟。
比爾·蓋茨接受意大利《機會》雜志記者采訪,在回答“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么”時說:“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于孝敬父母!”本以為滿腦子都是生意經(jīng)的他,會回答“莫錯過商機”之類的話,可是他卻語出驚人,發(fā)人深思。
我們常常聽到一些人說,工作太忙了,實在沒工夫看父母。這與比爾·蓋茨相比,就顯出很大?差距。差距就在沒有把孝敬父母放在最不能等待的事情的位置上。
父母到了要子女孝敬的時候,已經(jīng)步入老齡。此時,他們生活上、精神上越來越需要子女孝敬,而且這種孝敬主要在親情,而非全都可用金錢或雇個保姆來替代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子女孝敬父母的機會也就逐漸減少。商機之類錯過了還會再來,而失去父母健在的孝敬機會,那就時不再來,會遺憾終身。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與其死后哭斷肝腸,后悔曾經(jīng)的許諾未曾兌現(xiàn),不如生前善待老人,從些許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現(xiàn)在就做起。
第一,在學習上要勤?,積累知識,苦練本領,成為國家、社會有用之才,是對父母的最大回報。第二,多與父母交流,理解他們在工作中,社會中及家庭中的艱辛。第三,對父母要有禮貌,不隨便插話,不打斷他們講話;與父母說話要和氣,態(tài)度和藹。
從一聲問候做起,從一張笑臉開始,從每一天,直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