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單元 愛是永恒的語言(2)

小學生經典閱讀:五年級(上) 作者:方東方


讀點·點睛

世間萬物皆有靈,一只小小的鳥兒也有自己的靈魂。它從鷹爪下被人救得生命,但是,也并不情愿被囚于籠中。它的夢想在藍天,一邊飛翔,一邊感恩……

呼 喚

謝璞

一九七九年冬季的一個晴天,偶然的機緣使我和一只美麗的斑鳩交上了朋友。

這一天,我在家鄉(xiāng)“坳背里村”的土磚屋子里寫作,一直寫到腰酸背痛才起身運動四肢。見屋外陽光那么迷人,便從后門走出,想到屋后的一片樹林子里去曬曬太陽,逗留一陣子。

我剛走出幾步遠,便見一只鷂鷹從高空俯沖下來,伸出鐵鉤似的爪子,猛然一把抓住一只什么鳥,可是沒抓緊,獵物慘叫一聲逃竄掉了。鷂鷹很生氣,好似責備我不該突然出現(xiàn),它麻碌碌的大翅膀在低空打得啪啪作響。猝然身子一斜,翻了個身,就氣勢洶洶地飛遠處去了。

出于好奇心,我四處張望,希望找到那只死里逃生的鳥雀。很快發(fā)現(xiàn)了,原是一只斑鳩遭到了襲擊,它像一個標本似的釘在我家屋子后墻上,連氣也不敢出,爪子很深地扣進泥磚里。當我把它從墻上小心翼翼地撕下來時,它渾身哆哆嗦嗦,沒一絲反抗的力量,頭頸軟綿綿地耷落在我手掌的虎口,背部流著殷紅的血,眼睛里仿佛還有淚花。顯然,它魂魄早該出竅了,那樣子可憐得叫人不忍多看一眼。出于一種同情心,我把它帶進屋子里去。年幼的孩子見我捉到了斑鳩,都擁過來看。但我不準任何人碰它。我告訴了孩子們,這是九死一生過來的,是從侵略者———鷂鷹嘴上逃出的小生命。孩子們便同情起它來。

后來,我從隔壁弟弟家借了一只方形的鳥籠子作“醫(yī)院”,把斑鳩關在里頭。它也安靜了一陣子。我用紫藥水給它涂傷口,用小茶杯盛了黃豆子和清水放在籠子里供它吃喝。然而,它只用寶石般的小眼睛瞅了瞅,沒有動口。

不一會兒,滿村子的孩子都來看望住在“醫(yī)院”里的斑鳩了。有的猜它是快生蛋的鳩婆,有的硬說它是鳩公。究竟誰是誰非,我也無從知道。

突然,斑鳩在“醫(yī)院”里張皇失措地亂沖,神色大變。我仔細一看,才發(fā)現(xiàn)不遠的灶臺上的老貓在發(fā)野。它如餓虎將要捕羊似的,拱著背,彎著兩只前爪,尾巴豎得高高的,兩只金黃的眼睛盯住斑鳩,它的胡子還利箭似的動彈著。孩子們見了,一陣吆喝,拍手蹬腳把老貓從灶臺上趕走了。誰知,還有只不識時務的公雞,它也湊熱鬧,豎著脖子上的五彩羽毛,張開一對翅膀準備向斑鳩發(fā)起進攻。孩子們當然不客氣地把它轟走了。考慮到斑鳩的安全,我發(fā)愁起來,因為說不定什么時候它還會受到侵犯。這時,我聽到門外走廊上有節(jié)奏的緩慢的手杖敲擊地面的篤篤聲,我知道這是年過八十的父親來了。他這根手杖,是我過去在洞庭湖深處的小島上采來的多節(jié)的實心羅漢竹,分量頗重,磨了好多年也只磨鈍了半個節(jié)骨。父親輕輕地推開門,走近我的身邊。他視力不大好,看不清籠子里的斑鳩,但一聽我說起斑鳩的來歷,便微笑著,叫我把籠子掛在屋檐下,并遞手杖給我往高處挑。果然這一來,任何侵略勢力都威脅不了它了。

從此,我天天用清水和黃豆喂它,不到一個月功夫,它長得更好看了,也換上了不少新的羽毛,脖子下端還有個花圈,孩子們也經常關顧它,仰著頭對它說話。

它只照例偏著頭瞅人家,從不用聲音來作答,似乎是一個對萬事萬物都很冷漠的人。

不過對我卻不同。只要我往籠子下邊一站,它就在籠子里舞蹈似的跳躍一陣。當然,它也從不用聲音同我說話。

久而久之,孩子們都說它是一只啞巴斑鳩。村子里有人來玩,見它不會叫,竟主張我把它殺了下酒吃。這種建議,無疑我是不會采納的。但我確實希望它每天能唱唱歌,或是能像公雞一樣報報曉也好。我也暗暗怨它不該作啞。

說也怪,一九八○ 年立春那一天,它終于開金口了,“咕咕…… 咕咕……”地叫了幾聲,而且正是全家按傳統(tǒng)習慣在春節(jié)吃一點生蘿卜片的時候叫唱的。它給全家人帶來了歡樂,都稱它是一只“報春鳥”。不過,我聽出來那叫聲有點心酸。

可惜,叫了這一次后,它再也不開腔了。有時候快樂的麻雀們飛到籠子上來邀它對唱,它也矜持地保持沉默。終于有一天上午,父親坐到我寫字桌邊發(fā)議論了。

“你沒有忘記斑鳩立春那天是怎么叫的吧?”父親雙手握住多節(jié)的實心羅漢竹手杖,微微含著笑說,“鳥雀是通人性的。斑鳩平時高興就‘鼓舞……鼓舞……’叫,立春那天,它是向你喊‘給我……給我……’當初,你搭救它,不是為了一輩子囚住它,而是要你放它回天大地寬的世界,照它自己的愿望去生活?!?/p>

是呀,該讓它按自己的愿望去生活了。讓它飛向大自然,分享它應得的一份生活的樂趣。我給過它什么? 給過治傷的紫藥水,給過恢復身體的黃豆,但更多的是給予囚禁。我詫異我居然從沒有想過還給它自由,我只想到它不會唱歌,埋怨它沒有天天替搭救過它的我唱歌! 我暗地害羞,給予它的好處遠遠少于給它的痛苦。它作啞,實際是一種憤怒! 于是,我決定等到天氣暖和便開籠,讓它飛回天大地寬的世界去。可是,等不到那暖和的一天,一個大暴雨的清早,它從籠子的竹簽間擠出身子逃走了。從此,屋檐下只掛著個空籠子。它的逃走,我并不惋惜,只佩服它向往自由的勇氣。不過,還擔心它在乍暖還寒的天氣里是否真的能自由自在地生活。過了不幾天,一個壞消息讓我吃了一驚。孩子們告訴我,村西頭的一個孩子用彈弓打死一只鳥吃了,可能就是我們家逃出的斑鳩。我想:假如就是它,那它的命運也太不幸了。

我按捺不住,便去問村西頭那孩子究竟打死過一只什么鳥? 一聽他說是一只“斑鳩”,幾乎鼻頭都酸痛起來。

父親和我的幾個年幼的孩子后來多次提到那不幸的斑鳩時,都免不了難過。誰知事情還沒有完,到了清明前一天,有一只斑鳩卻從屋檐下的通風口子飛進屋里來了,它飛落在屋檐下吊掛的空鳥籠上,一點不害怕人,小寶石般的眼睛里好像還有一種表情在詢問我們:“你們還認識我嗎?”

我高興得像個孩子,和全家人指著斑鳩說:“它一定就是那一只,它還活著,若不然,它怎么會飛到屋子里來東張西望?”我立即想拉開籠門,請它吃還留在籠子里的黃豆??墒?它翅膀一振,又從進來的地方飛到碧藍的天空去了,一路“鼓舞……鼓舞……”地叫唱著,聲音里包含著無盡的歡樂。

往事浮云一般飄過去了,我都忘得一干二凈,偏偏忘卻不了過去了好幾年的這一件說來很小的事情,總感到有人生的哲理不斷地在呼喚我……佳句品讀佳句: 它翅膀一振,又從進來的地方飛到碧藍的天空去了,一路“鼓舞……鼓舞……”地叫唱著,聲音里包含著無盡的歡樂。

品讀: 一個死里逃生卻又遭“囚禁”的斑鳩,最終拼命重獲自由,卻又顧念恩情,回來看“我”,當它再振翅高飛的時候,那聲音里包含的歡樂,想必是多重滋味相加的吧,既有對于自由的熱愛,又有對于恩情的眷念……賞析感悟本文中的斑鳩初被從鷹爪下所救,接著被囚于鳥籠,逃走后又被傳說有個小孩將其用彈弓打死,然后又飛回我的室中……文章始終圍繞一只斑鳩作敘述,把它的命運敘述得一波三折,極富情趣,而文章蘊含的哲理也發(fā)人深思。作品提到“囚”于籠中的斑鳩僅在立春那天鳴叫了一次,父親說那是在喊“給我……給我……”讓誰給? 給什么? 這個問題就需要我們來作答了。

(特級教師葉海英推薦評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