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亞歷山大大帝的馬其頓帝國和羅馬共和國,以及后來的羅馬帝國,都先后大量鑄造銀幣。在此過程中,有一種經(jīng)典的銀幣脫穎而出,即羅馬的迪納利烏斯銀幣(Denarius)。
在發(fā)掘于20世紀60年代的古代建筑——黃金手鐲宅邸中,人們不僅發(fā)現(xiàn)了精美的手鐲、壁畫等貴重藝術(shù)品,還找到170多枚迪納利烏斯銀幣以及寶石首飾。據(jù)考古專家推測,這些銀幣是罹難者生前攜帶著逃向大海時所遺落。
按照正常思維,為以后的生計著想,逃亡時,人們應該會攜帶珍貴物品,諸如可以買到生活必需品的錢。由此可見迪納利烏斯貨幣在當時的使用率之高。
還有一個細節(jié)也能夠證明迪納利烏斯銀幣的影響力。在今天西亞、北非和南歐的一些國家,使用的貨幣被命名為“第納爾(Dinar)”,就是“迪納利烏斯”的語言變異。
強國自然對弱小國家具有無可比擬的影響力。后來,強大的古羅馬帝國崩潰,其帶來的一些改變卻沒有很快消除,例如白銀被當做貨幣的歷史就延續(xù)了下來。從長達上千年的歐洲中世紀時期,到文藝復興,再到地理大發(fā)現(xiàn)時期,再到工業(yè)革命……可以這樣說,整個19世紀以前,在西方世界,金銀幣就是錢的代名詞:錢就是金銀幣,金銀幣就是錢,從未發(fā)生過改變。
不過,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是,隨著歷史大踏步向前進,在西方國家中,白銀身上的貨幣色彩逐漸開始淡化,直到被從“貨幣寶座”上拉下來。
古羅馬帝國崩潰以后,西方進入漫長的中世紀時期。當時,每一個具備一定規(guī)模的王國,都開始鑄造自己的金幣和銀幣。國家之間、王公貴族之間的大額交易使用金幣,平民之間的交易使用銀幣,一些更小的交易則使用銅幣。
商業(yè)貿(mào)易不發(fā)達時,金銀銅幣“各司其職”,暫且能夠做到秩序井然。隨著“地理大發(fā)現(xiàn)時代”的來臨,美洲的貴金屬在大量開采之后被運往歐洲。數(shù)量增多之后,貴金屬不再貴重,普通人也可以使用金幣或銀幣進行交易。
麻煩也隨之產(chǎn)生:雖然金幣和銀幣是每個國家都在使用的貨幣,然而,由于供應和鑄幣中貴金屬含量等差別,每個國家黃金和白銀的兌換比率有所不同;即使在同一國家,兩者之間的兌換比率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
獨立之后,美國在1792年將金銀兌換比率定為1∶15,而法國則在1803年將黃金與白銀的兌換比率定為1∶155。各國黃金與白銀的兌換比率之間的差別,留給投機者一些可鉆的空子,他們用15磅白銀,在美國換取1磅黃金,然后拿到法國兌換成155磅白銀,再將155磅白銀拿回美國換取1磅多的黃金……
這樣做的結(jié)果是,投機者盈利越來越多,美國國內(nèi)的白銀也越來越多。見此狀況,1834年,美國索性將黃金與白銀的兌換比率修改為1∶16。
誰知,這次修改并沒有阻止投機者的“倒賣”活動,此時,法國的金銀比率依然為1∶155,在利益驅(qū)動之下,他們又展開反向操作:在法國用155磅白銀換1磅黃金,然后拿到美國換成16磅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