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蘋果像大多數(shù)公司一樣,他們的營銷信息會是從外到內(nèi)的。第一句先說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之后,是他們認為自己的產(chǎn)品哪里跟對手不一樣,或是哪里比對手強,然后說句號召性的話,鼓勵人們采取行動。公司希望憑借這些信息引起某些預期行為,在這個例子中就是人們掏錢購買。如果蘋果公司像別人一樣,那他們的營銷信息多半是這樣的:
我們生產(chǎn)的電腦特別棒。
它們的外觀特別漂亮,操作起來很簡單,而且很人性化。
想不想買一個?
這算不上是強有力的營銷方法,可絕大多數(shù)公司都是這么做的。這很正常。首先,公司從“做什么”開始:“這是我們的新車型。”然后告訴我們,他們是怎么做的、產(chǎn)品的哪些方面更勝一籌:“這款車配有真皮坐椅、油耗很低,還提供優(yōu)厚車貸?!弊詈?,他們號召人們行動起來,期待消費者購買。
B2C是這樣做的,B2B市場也是:“這是我們的律師事務所。我們的律師都從名校畢業(yè),我們的客戶都是實力雄厚的大型公司。雇我們吧?!痹谡希@個模式也很活躍:“
這位就是候選人,這是她的稅收和移民政策。她跟別人不一樣吧?投她一票吧?!彼羞@些例子中,溝通信息背后的邏輯是這樣的:宣傳方試圖說服別人,這樣東西與眾不同,或是價值更高。但那些有感召力的領導者和組織不是這么做的。無論組織的規(guī)模大小,無論他們身處什么行業(yè),他們每個人的想法、行為和溝通方式,都是從核心開始,再往外擴散。
咱們再來看看蘋果的例子,把剛才的營銷信息按照蘋果的實際做法重寫一遍。這回要從“為什么”開始了。
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在挑戰(zhàn)現(xiàn)狀。我們熱愛標新立異。
我們挑戰(zhàn)現(xiàn)狀的方法是,采用漂亮的外觀設計,讓產(chǎn)品操作起來很簡單,而且很人性化。
我們生產(chǎn)的電腦特別棒。
想不想買一個?
這次的信息完全不一樣了。從第一句話開始,感覺就不一樣。讀過第二個版本后,我們更想買一臺蘋果電腦了,而我只是把信息的順序換了換而已。字里行間沒?;ㄕ?,沒有操縱,沒有免費禮品,沒有煽動性的話語,也沒有明星代言。
蘋果絕非簡單地調(diào)換了句子順序而已,他們的信息是從“為什么”開始的,始于原因、意圖和信念,和他們是“做什么的”沒一點關系。他們所做的那些東西(他們的產(chǎn)品,從電腦到小型電子設備),不再是購買的原因,而是公司理念的具體實證。蘋果產(chǎn)品的外觀設計和用戶界面固然重要,但要創(chuàng)造出如此驚人的顧客忠誠度,這些都還不夠。這些重要的因素起到的是幫助作用 把公司的理念變成具體的物件,讓它更有說服力。別的公司也可以聘請一流的設計師和聰明的工程師、做出漂亮易用的產(chǎn)品、照抄蘋果的做法,他們甚至可以從蘋果挖角來完成這些工作,可結(jié)果肯定不一樣。單純模仿蘋果的“做什么”和“怎么做”是沒用的。讓蘋果擁有如此強大的市場影響力的,是這些因素之外的某些東西,某些難以描述、幾乎不可能復制的東西。這個例子證明,吸引人們購買的,不是“你是做什么的”,而是“你為什么這么做”。這句話值得再重復一遍:吸引人們購買的,不是“你是做什么的”,而是“你為什么這么做”。
蘋果之所以能持續(xù)不斷地設計出如此創(chuàng)新的產(chǎn)品,之所以能喚起如此驚人的忠誠度,絕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做的是什么??蓡栴}是,有些組織把產(chǎn)品的特性和好處當作論據(jù),來說明為什么自己的公司、產(chǎn)品和想法比人家強。有時候,這種比較是明說出來的,有時候是通過打比方,可結(jié)果都一樣。這些公司力圖向我們銷售“我是做什么的”,可吸引我們的是
“我為什么要這么做”。我說他們是從外到內(nèi)做溝通的,正是這個意思。他們是用“做什么”和“怎么做”來領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