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介紹
王夫之 (1619年—1692年),字而農,號姜齋,湖南衡陽人。中國明清之際哲學家、教育家。晚年隱居湘西石船山(今衡陽縣曲蘭),故后人稱“船山先生”。出身于中小地主階層的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親朝聘,尊崇程式朱理學,研究天文、地理、歷史、農林、水利,是位博學之士,但中秀才之后屢試失利,便息影家園,以教書為生,學生稱他為“武夷先生”。他的叔父延聘,也是個秀才,長于詩歌,學生稱為“牧石先生”。他有兩個兄長,對經學和文史也都很有研究。王夫之受父兄家教,聰明過人,4歲入家塾,跟兄王介之受讀,7歲讀完《十三》經,10歲從父受經義,14歲中秀才,到衡陽縣學深造。20歲讀書于岳麓書院,24歲考取舉人。青年時與友人組織“匡社”,立志匡時救國。清貴族入京,他舉義兵于衡山,抗擊清兵南下,戰(zhàn)敗退肇慶,任南明桂王政府行人司行人。因上書要求改革,反對東閣大學士王化澄結黨營私,屢遭不測。遂至桂林,助瞿式耜謀策抗清。桂林復陷。他心懷憂憤,最后遁跡衡陽,筑土室于石船山,刻苦研究學問,發(fā)奮著書立說,勤懇授徒講學,達40年之久??滴跞荒瓴∈庞谑较碌南嫖鞑萏?。
王夫之著作,今存者有 《周易外傳》、《尚書引義》、《讀四書大全說》、《四書訓義》、《張子正蒙注》、《思問錄內外篇》、《黃書》、《噩夢》、《讀通鑒論》等72種,358卷,后人編有《船山遺書》。
教育思想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唯物主義思想、社會進化論和 “日生日成”、人性是后天學習而成的人性論學說為基礎的。他以接近反映論的原理,闡明并發(fā)展了中國古代關于“學”與“思”、“知”與“行”相結合的教育原理。提出了“學思相資”,以“心思”為主和“行可統(tǒng)知”,以“行”為基礎的教育教學理論。王夫之認為學與思是互為依賴的,他說:
“致知之途有二:曰學,曰思。學則不恃己之聰明,而一唯先覺之是效。思則不徇古人之陳跡,而任吾警悟之靈。乃二者不可偏廢,而必相資以為功。……學非有礙于思,而學愈博則思愈遠。思正有功于學,而思之困則學必勤?!币馑际菍W習可以促進思考。而思考又有助于學習,相輔相成。王夫之的這一見解在處理學習和發(fā)展思維的關系上具有很高的借鑒價值。
王夫之基于其唯物主義思想,針對古代一些教育思想家的教育理論,提出自己的見解,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體系。
一、強調教育的巨大作用
他認為,教育在人性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影響人的“先天之性”,使其潛在的認識能力得到強調和發(fā)展;二是通過教育和學習,才能取得知識才能,形成道德觀念,養(yǎng)成“后天之性”;三是通過教育手段,可以變革因“失教”或教之不當而形成的“惡習”。
二、教育的內容
王夫之間基于“理欲一致”的道德觀,主張教育必須重視人性的發(fā)展。他反對宋明理學家們提出的“存天理,滅人欲”的道德觀,提出“于天理
于欲之中”,把兩者統(tǒng)一起來。他提倡的是一種既不放棄以理節(jié)欲,又尊重個體人格的教育。
他認為,由于社會是不斷進化的,所以人類的文化教育也是不斷向前發(fā)展的,教育的發(fā)展,依賴于政治經濟的發(fā)展,“衣食足”而“天下治”,“乃可以文”。若是人們還處在“日爭一飽,夜爭一宿”的情況下,就不會有文化的繁榮和教育的發(fā)展,故人類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和與之相結合的人們物質生活的改善,是文化教育發(fā)展的首要條件。他認為人們有了飯吃,能安居樂業(yè),社會風氣好轉,就會影響學校教育,使學校教育可以更加發(fā)展完善。
在王夫之的教育思想中,始終貫串著反民族壓迫的民主思想,主張教與學都要為“當世之急務”服務,他說:“學者之所以學,教者之所以教,皆有其當務焉”。不能以當時俗儒的“流俗之心”去從事教學,使學者“無心無目”,把國家民族的危亡置之腦后。所以,教人為學,要先教人“立志”,“志定而學乃益”,若“無高明之量以持其大體,無斟酌之權以審于獨知,則讀書萬卷,止以導迷,顧不如不學無術者之尚全其樸也”。
三、行重于知
王夫之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至善。至善,不重在表面上去認識,而要在實際行動中去求得。他說:“行而后知有道,道,猶路也。得而后見有德,德者,得也?!彼赋觯R必須經過實踐才能得到,而實踐卻不一定要通過認識。他說:“知之非艱,行之惟艱?!曳蛑撸桃孕袨楣φ咭?。行也者,不以知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得行之效也。……行可兼知。知不可兼行。……君子之學,未嘗離行以為知也?!蓖醴蛑鲝堉胁⒅兀髞?,他又進一步認為行比知更重要。認為從實際中去行動,可以得到認識上的真理;如果僅從表面上去求知,卻不能得到行為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