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式”的表揚,“程序化”的過場,“等同論”的觀念
——用“形式”反“形式”更可惡
報載,一官員在某地任職期間,搞了兩項工程,雖然當?shù)匾恍└刹克较吕飳Υ擞羞@樣那樣的議論,但在公開場合卻眾口一詞地贊美。現(xiàn)在,這位官員轉任他處,連當初最起勁吹捧兩大工程的人也開始斥之為“形式主義”。
我們一貫反對形式主義。但不可否認,形式主義并沒有因為我們的反對而從工作中消失,某些地方、某些時候,甚至出現(xiàn)了用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的怪現(xiàn)象。個中原因,從上述故事中足可玩味。華而不實、勞民傷財,是形式主義的共同特征。顯然,人們要認清某項工作、某種作風是否形式主義,并非難事;上述故事中,那個地方的群眾從一開始就覺得那位官員搞得是“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大小干部在私下里也早已議論紛紛。人們之所以在這位官員離任后才揭去其漂亮偽裝,可能的解釋只有三種:有的人害怕這位官員手中的權力,不敢說;有的人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tài)度,不愿說;有的人為求一己之利,逢迎拍馬,故意胡言亂語。
目前,這種用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的表現(xiàn),除了“以假對假”、當面撒謊外,還有“批評式”的表揚、“程序化”的過場、“等同論”的觀念等等。
據(jù)報載,時任山東省委副書記、濟南市委書記的姜大明同志在聽取某市匯報時說:“現(xiàn)在聽真話很不容易,很多‘意見’都是漂亮話。批評別人時說‘不愛護自己,不注意身體健康’;‘工作上有時求穩(wěn),有時求急’;有的同志實在想不出詞來,就說‘你不注意個人衛(wèi)生’之類的意見?!边@實際上就是典型的“批評式”的表揚。本來,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立于不敗之地的一大法寶。遺憾的是,這種“傳統(tǒng)”如今變味了。一些人變得圓滑起來,提意見全是漂亮話。什么“某某領導辦事太認真,連群眾柴米油鹽的小事都管”;某某領導優(yōu)點是“認真”,缺點是“太認真”云云。如“批評式”的表揚,實則是獻媚取寵,有悖于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本意。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反?,F(xiàn)象,一是因為一些同志怕“得罪上級丟紗帽,得罪群眾丟選票”,所以提意見專揀漂亮話說,奉行不愿得罪人的“老好人主義”。二是一些領導“臉臟偏怕鏡子照”,有痛處怕碰著,平時對缺點錯誤遮著蓋著,一旦被人揭了短就火冒三丈,甚至打擊報復,弄得下面不敢批評提意見。三是一些同志虛榮心極強,看不到自己的缺點毛病,即使看到了也不愿直面現(xiàn)實,認為被批評是丟面子。
前些年,新華社記者在北方一些省市調研時,聽到這樣三個故事。一是一位省級領導回憶起自己擔任地委委員時經(jīng)歷過的一件事。當時地委討論重大問題,委員們講了很多好意見,大講一通后問:“還有什么意見?”最后沒有給大家留一點空隙時間,馬上就說:“如果沒有什么意見的話就這樣定了,散會!”二是在一個地級市,當?shù)馗刹咳罕姺从常瑑赡昵罢藬?shù)百萬元建成一座市標,“風水先生”一算,認為這座市標“不吉祥”,影響當?shù)匕l(fā)展,市里主要領導遂決定拆除。為此市委領導找人大做了工作,最后市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拆除了市標,市標從建成到拆除只有一年多。三是因賣官受賄被判刑的一位縣委書記回憶起自己提拔任用干部時說,每次考核干部前,自己要先定個“調子”,表面上不干預程序。可如果組織部門沒把自己的“意中人”裝進“盤子”,自己就會推翻,讓他們重來,否則這個“盤子”就不端上常委會討論,而自己不想用的人根本就沒機會進來。
三件事都是“扎扎實實走程序,認認真真走過場”。如果說第一件事是在“玩程序”,這種不嚴肅的民主只能讓人看著笑話;第二件事就是“偽程序”,是一種為了實現(xiàn)個人目的的假民主;第三件事是一種表面合理,實際上是“反程序”而走的非正常行為?!巴娉绦颉庇袝r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笑料;“偽程序”極可能直接影響決策,勞民傷財,帶來經(jīng)濟損失;“反程序”帶來的不僅僅是決策失誤,它給社會進步帶來的是反作用。這位縣委書記用人由“唯才是舉”變成了大范圍的“論錢行賞”,敗壞了當?shù)攸h風、政風、民風,使該縣各項事業(yè)受到嚴重挫折。
有些領導干部,一邊對形式主義深惡痛絕,一邊又不知不覺地陷入形式主義,邊反邊犯。究其原因,主要是觀念上的模糊與認識上的誤區(qū)。主要表現(xiàn)有十種:一是,將不科學的高指標等同于高標準,用不切實際的奪冠代替因地制宜的發(fā)展。二是,將盲目追風趕浪等同于緊跟形勢,抓工作喜歡看風向趕時髦,上面關注什么就熱衷于什么。三是,將搞煩瑣哲學等同于具體指導,抓不住主要矛盾,陷于具體事務,盯著枝節(jié)問題,凡事都要具體化、系統(tǒng)化。四是,將工作過程等同于工作效果,只要試點抓過了,會議開過了,任務布置了,總結搞完了,就認為工作落實了。五是,將眼睛向上等同于對上負責,只唯上不唯實,眼睛長在頭頂上,一味揣摩上級意圖干工作搞應付,投其所好。
六是,將名目繁多的活動等同于工作活躍,設計謀劃工作總是在開展“活動”
上做文章、打轉轉,認為只要能搞幾項顯山露水的活動,工作就不難落實;開展活動規(guī)模越大,就越有政績,對上能引起注意,對下能產(chǎn)生“轟動”。將開展活動作為擺功論績的資本,追求廣播里有聲、電視上有影、報紙上有名。七是,將調子喊得高等同于工作魄力大,抓工作雷聲大雨點小,甚至只打雷不下雨,虛張聲勢;向領導表態(tài)豪言壯語,給群眾講話振振有詞,但大多是只開虛花不結果。八是,將事無巨細等同于作風深入,不能按級負責,一級抓好一級,而是事必躬親,一竿子插到底,而該本級辦好的事情卻沒有抓到位,該本級負責的沒有負好責,侵權越位,越俎代庖。九是,將政出多門等同于機關的積極性高,哪個部門對下屬安排的工作滿、部署的任務多,就認為哪個部門的工作熱情高、干勁大,導致部門之間爭時搶位,下基層互相撞車,檢查組輪番轟炸,把各處的業(yè)務工作強調到不適當?shù)奈恢?,沖擊和影響了中心任務,使基層忙于應付,顧此失彼,無所適從。十是,將短期行為等同于見效明顯,抓工作只顧眼前不顧長遠,搞一些立竿見影、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甚至以犧牲長遠利益為代價換取眼前利益,辦事情想問題只盯在見效快能出名的事情上,而對基礎性、長期性建設漫不經(jīng)心等等。
形式主義傷民誤國,用形式主義去反形式主義更是貽害無窮。對付形式主義及其“變種”的辦法,只有倡導求真務實的作風,懲治弄虛作假的行徑,別無他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