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里有兩條路,朝著兩個方向,而我--我走上一條更少人跡的路,于是帶來了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
--美國詩人佛羅斯特
人的一生總是面臨選擇。60多年前,當少年的吳敬璉跨入經濟學的課堂時,恐怕不曾意識到,他這一無奈之選,就如多米諾骨牌一般,引發(fā)了此后一連串的選擇。
很多時候,選擇是沉重而殘酷的。未來有多種可能,當下作出選擇的同時,也就放棄了某些東西。而一旦這種選擇超乎個人,上升至社會層面,更多人的生活將被牽扯進來,其重要性更甚一層。
自幼體弱多病的吳敬璉并不是思想上的弱者。他選擇成為一名經濟學者,與當初夢想成為一名工程師的原因一致,“這個學問和實業(yè)報國好像還有那么一點關系”。
然而,經濟學并不是什么輕松的專業(yè)。關于經濟學家,套用約瑟夫·普利策那句關于記者的名言,或許也可以這樣說:“倘若一個國家是一條航行在大海上的船,經濟學家就是船頭的了望者,他要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觀察一切,審視海上的不測風云和淺灘暗礁,及時發(fā)出警報?!?
不過,現實的情況總令人存有遺憾。實際生活中,紛繁雜蕪的景象常遮蔽視線,讓判斷和選擇不那么輕松。
由于所受教育、所處環(huán)境的制約,吳敬璉曾經對計劃經濟深信不疑,甚至與人聯(lián)合撰文反對對此存有異議的孫冶方。吳敬璉是一個倔犟但不固執(zhí)的人,隨著視野的拓展和認識的加深,當他摒棄激進,開始獨立思考的時候,竟然又自覺地站到了計劃經濟的對立面,為市場經濟搖旗吶喊。
由一個陣營投身另一個陣營,人們常因行為搖擺而質疑學者的操守和品行。但吳敬璉日后從未回避這段經歷。在他看來,這并不是什么不光彩的“背叛”,而是發(fā)現真理之后的棄暗投明。
從外貌上看,吳敬璉身材纖瘦、面目清秀、臉龐圓潤,一副文弱的知識分子形象,但這并不妨礙他追求真理。實際上,他骨子里始終洋溢著報國的熱情,謙和溫潤的外表下,思想鋒芒畢露。
作家蘇小和曾在一個公開場合見識過吳敬璉的棱角:有人反復提到“三年自然災害”這樣的歷史表述,一旁的吳先生繃不住了,他拿過話筒說:“自從有的電視臺用三年自然災害描述當時的三年大饑荒,我就再也不看那些所謂的節(jié)目了。關于三年大饑荒,劉少奇主席早就說過,那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吳敬璉的坦率與大膽,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