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爾斯所舉的一個事例很能說明問題,講述左宗棠將軍在甘肅如何獲得作戰(zhàn)的經(jīng)費。他說:"這是一件日常發(fā)生的事情。在江蘇征集到的財政收入,作為協(xié)餉劃撥給甘肅。稅票上顯示的是庫平兩,而支付的是本地兩,接著要轉換為漕平兩以劃撥到上海,在那里又轉換為滬兩,再次轉換為漕平兩以劃撥到甘肅(假設是匯票劃撥),到了甘肅又以本地兩接收,然后轉換成庫平兩來跟江蘇結算,再轉回本地兩以便存在銀號,再轉換為庫平兩與國庫結算,還得再換算為本地兩或現(xiàn)金以便分發(fā)支出。這不是一段滑稽文字,而是紀實的描述,我們看到一系列多達九次的換算交易,每次交易都會產(chǎn)生至少相當于營業(yè)額的千分之二點五的贏利,這還沒有計算從一地到另一地實際轉賬的交換率,也沒有涉及'壓榨'納稅人的問題。何況,過去總是采用和現(xiàn)在仍然經(jīng)常采用的資金劃撥方式,是把實實在在的銀子從江蘇運送到甘肅,這并沒有將上述的換算運作減少一步,還因為旅途運輸和護衛(wèi)的費用而大大增加了成本,那是真正漫長的旅行,必須用月份而不是用日子來計算。"[5]
為了說明帝國的財政收支,研究者帕克開列了一份表格,給出了19世紀最后10年每年的大約數(shù)額。
根據(jù)上表,支出超過了收入。然而,在1850年以后的任何一年中,實際情況如果不比這份表格反映出來的更糟,帝國政府就會歡天喜地了。帕克說,這些數(shù)字是在過去20年內總督們小心翼翼給皇帝提供的估算。"這些統(tǒng)計明顯是有缺陷的,因為就其中每一項的數(shù)字而言,很少能夠在本年度獲得。"[6]由于這些統(tǒng)計數(shù)字的粗略性,我們可以相信,在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1839-1842)之前的任何一個年度,總計數(shù)字都只能代表對帝國財政收支的不嚴格的估算,或者僅僅是中央當局記載的數(shù)字。這表明,上表給出的財政收入,遠遠趕不上納稅人繳納的數(shù)額。還是引用帕克先生的話來說吧:"盡管帝國政府已經(jīng)腐化,盡管百姓能夠容忍被政府敲詐勒索掉3倍于財政收入的稅收,但和西歐各國每人3鎊的人頭稅相比,他們從來沒有繳納過每人3先令的稅收,包括地方收費在內。"[7]
總體而言,清政府對漢人盤剝較輕。大多數(shù)文官都是漢人,凡是沒有暴力動亂的地方,納稅都會照常進行,漢人群眾很少意識到他們當中有滿人??紤]到帝國的面積、人口和財富,皇家宮殿的花費和其他皇室相比是適度的。就連25萬個滿洲旗人家庭的經(jīng)濟負擔,也只是支撐了他們的閑散安逸,卻并不奢侈,但這比浪費還要令漢人憤懣不平。不過,中央政府在各方面運作的積極強大的功能,隨著乾隆的逝世而停止了。從那以后,除了對黃河水利工程的幾次撥款以外,中央政府放棄了大部分類似的功能。帝國成為一組半自治的省份,每個省份主要維持本身的生存,省內的每個地區(qū)也是如此。于是政治凝聚力幾乎全部喪失,國內的壓力驅散了王朝剩余的力量,國外的壓力也起了同樣的作用。這個曾給中國帶來150多年宏偉氣象的王朝,在剩下的100年里把這個國家引向了極度的虛弱與渙散。滿人走到了"天命"任期的盡頭,不是因為受到高壓,而是因為人間萬事都要經(jīng)歷的最普遍的過程--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