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馬蘭頭,攔路生
春天之美,在于地氣上升萬物生發(fā),若能將春色移來餐桌上,春色亦無邊。所以,春天的當令野菜多吃一點,不僅調(diào)濟口味,而且還能調(diào)節(jié)出好心情。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這里的“蘋”,就是艾蒿,是春日最具鄉(xiāng)土情懷的野菜。說到詩經(jīng),那真是每一頁都長滿了薺、蕨、薇、蘩、甘棠、卷耳、荇菜的芳草地,而詩經(jīng)時代的《鹿鳴》,便是宴會賓客的詩呵。所以,就我來說,對家鄉(xiāng)最深切的體會,莫過于家鄉(xiāng)春天的野菜的味道了!
早春的當令野蔬,首推馬蘭頭。馬蘭頭,正是一種旺生于路旁的艾蒿類菊科植物。“馬攔頭,攔路生……”這是存于明人《野菜譜》里的俚語歌謠。江南的初春,乍暖還寒。但一場春雨后,幾乎是一夜之間,芳草連天鮮碧,一叢叢一簇簇茵綠翠嫩的的馬蘭頭,在田野,在路邊,在溝渠旁,破土而出,遍地都是它們綠得鮮亮的生機勃勃的身影。要想咀嚼一下春天的味道,那就帶上小鏟或小剪采挖馬蘭頭去。采馬蘭頭,又叫“挑馬蘭頭”,輕攏慢捻抹復(fù)挑,一個“挑”字,該讓人想見多少春野上的輕盈風姿。
雨后初晴,異常的鮮肥的馬蘭頭嫩綠的葉子上還掛著晶瑩的雨珠,真正的青翠欲滴,而它們幽幽淡淡的紅莖就在柔柔的春風里輕輕搖曳著。走在田埂上,各種野花迫不及待入望中,你會覺得春光格外嫵媚。你不得不相信,春天真的來了!便斷續(xù)憶起了陸游的詩:“離離幽草自成叢,過眼兒童采擷空;不知馬蘭入晨俎,何似燕麥搖春風……”
一兩個時辰的采擷,把盈筐盈袋的沾滿田野氣息的馬蘭頭提回家,倒在地上,仔細地擇去老莖、雜物,只留下一二葉嫩頭,洗凈,入沸水中焯去澀味,撈起過涼水冷卻,擠干余水,切碎。取幾塊五香茶干切碎拌入,加糖、鹽、味精,淋上適量醬油、香醋,拌勻,澆上香噴噴的小磨麻油,倘是上盤之前再撒上拍碎的花生米,碧綠色中點點潔白,豈止是賞心悅目……還沒吃,那原野的味道早已飄入口中。待夾一筷嘗嘗,滿口滑爽鮮涼,掩映著那種愜意舒暢的微腥的泥土氣,宛如久已熟稔的輕聲呼喚撩撥著心扉,仿佛這就是人間最美的吃食了。如果將馬蘭頭和春筍嫩頭一起焯水切碎,拌上臭豆腐干,就著此菜喝啤酒,品味著舌尖上那種澀澀麻麻的沁涼感覺,怕只有傻笑的份……就是拿魚翅來換亦不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