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感覺絕非小事,承認而不是抑制它。
○傾聽并對孩子的感覺作出回應(yīng),親身"感受"孩子的感覺。
○當遇到更大的傷害時,承認痛苦的情感會讓孩子變得堅強。
○只要世界上有一個能真正聽懂和理解的人,這痛苦就能夠忍受。
課程伊始,吉諾特博士決定和我們探討承認孩子感覺的重要性,他借助多種方式論述自己的觀點。
你可以有各種感覺,但是行動卻受到局限。
我們必須承認,孩子有他自己的認知。
孩子只有感覺正確,才能正確地思考。
孩子只有感覺正確,才能正確地行動。
我甚至不確定自己是否完全理解了這些想法。承認孩子的感覺真的有那么重要嗎?如果是真的,那么這跟讓孩子變得仁愛和堅強又有什么關(guān)系?
過去,我認為孩子的感覺無足輕重。"她只是個小孩,她知道什么?要是按照她的方法來辦,世界還不亂了套。"我小時候受到的教育是,只有等到長大成人,我的感受才能被人認真對待。我已經(jīng)習慣聽到下列說法:
"那么想真是傻。"
"你沒有道理不高興。"
"你在杞人憂天。"
我從未懷疑過,覺得這是理所當然??涩F(xiàn)在,身為父母,我知道了自己的工作是幫助孩子認識到他們的真實感受,因為這樣對他們有好處。
"自己完成了拼圖,你看起來很高興。"
"湯姆沒來你的派對,你應(yīng)該覺得失望。"
我們還知道了,孩子的所有感受,甚至包括負面的,都應(yīng)該得到承認:
"一件不趁手的玩具可以讓人沮喪。"
"你非常討厭哈里特嬸嬸掐你的臉。"
過去我從未發(fā)現(xiàn)發(fā)掘自己的感受會有什么益處,但是,承認感覺而不是克制它,在某些方面融洽了家庭關(guān)系。今天吃早餐的時候,大衛(wèi)說:"呃,雞蛋太軟了!"我忍住了對他的長篇說教,沒有提醒他煮這只雞蛋的時間和他昨天吃得津津有味的那一只一樣長,我只是簡單地說:"噢,你喜歡硬一些的。"這樣做巧妙地把問題控制在煮雞蛋的火候范圍內(nèi),而不會引發(fā)人們的壞脾氣。
不過,我仍然不能理解感覺的神秘之處。接著發(fā)生的一件事讓我有了全面的了解。
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我們正在吃晚飯。這時天空出現(xiàn)一道閃電,整幢房子頓時一片漆黑。電燈在幾秒鐘后重新亮了起來,孩子們看上去嚇了一跳,我想,這是幫他們驅(qū)散恐懼的最佳時機。我正想說:"看,事情沒有那么糟糕,對吧?"但是我丈夫泰德卻先開口了:"嘿,那可真嚇人。"孩子們都盯著他看。
很好,他先說了。我接著他的話往下說:"很有意思,當房間里開著燈的時候,每樣東西都顯得很友好很熟悉。但是,把同樣的東西放在同樣的房間里,如果屋里一片漆黑的話,會變得很嚇人。我不知道為什么,可是就是這樣。"
三雙眼睛望向我,孩子們看起來如釋重負,對我非常感激,我被這一幕征服了。我只不過是簡單地描述了一個普通的事件,對孩子來說,這件事卻非同小可。他們開始嘰嘰喳喳,互相打鬧。
大衛(wèi):有時我覺得強盜會進來綁架我。
安迪:我的搖椅在黑暗中就像個妖怪。
吉爾:我最害怕的就是樹枝刮窗戶的時候。
孩子們暢所欲言,每個人都講出呆在黑暗的房間時自己最害怕的東西,我們兩個邊聽邊點頭,他們不停地說著話,最后終于講完了。
接下來的沉默中,我們都覺得全家人是那么的相親相愛。我意識到,我們一定是觸動了某種非常強大的過程的核心部分,孩子的感受絕非小事,那么別人是否知道這一點呢?
我開始偷聽別的父母和孩子的談話。
在動物園里,我聽到:
孩子:(哭泣著)我的手指頭!我的手指頭疼!
父親:怎么會疼呢,只是劃了一下。
在超市里,我聽到:
孩子:我熱。
母親:你怎么會覺得熱;這兒很涼快。
在玩具店,我聽到:
孩子:媽媽,你看那只小鴨子,他是不是很可愛?
母親:噢,那是給小嬰兒玩的,你不會再喜歡嬰兒玩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