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與孩子聊家常,請您盡量不瑣碎
第斯多惠:誰要是自己還沒有發(fā)展培養(yǎng)和教育好,他就不能發(fā)展培養(yǎng)和教育別人。
生活寫真
我的奶奶年剛滿60歲,不胖不瘦,中等身材。本來黑黑的頭發(fā)現(xiàn)在已經(jīng)夾雜著許多白發(fā),但是看起來還很年輕。
我的奶奶有一個“特點”——愛嘮叨,喜歡無節(jié)制地嘮家常瑣事。一天到晚不是說我儀表不整潔,就是在點我的壞毛病,要不就是說誰誰家怎么了,沒米沒面沒錢了……一會說說這兒,一會說說那兒,聽得都煩了。
每天,我剛剛睡醒,只見奶奶一進門,就對我說:“婷婷,起床了先換衣服然后疊被子……”我說:“知道了,知道了?!敝缓寐犇棠痰闹笓]慢慢地換好衣服、疊被子……然后去餐桌吃早餐。這時奶奶又嘮叨起來了:“吃早餐時不能說話?不準(zhǔn)看電視,吃完就做作業(yè)……誰家誰又怎么了……”我站起來,對奶奶說:“奶奶,你好煩??!”中午吃午飯時,奶奶那張嘴又開始嘮叨起來了:“吃午飯前要先洗手,一定要把飯吃得干干凈凈知道嗎?李家阿姨的孩子怎樣怎樣了……”我不耐煩地點點頭。晚上,我剛要回房睡覺,又聽奶奶在嘰嘰喳喳地嘮叨:“睡覺前,要先刷牙,然后換睡衣,最后……”沒辦法,我只好用手捂著耳朵不聽奶奶“念經(jīng)”了。
爸爸媽媽說,老人家是這樣子的。我知道奶奶這樣子是關(guān)心我,但是也不能嘮叨過頭了!不能沒有節(jié)制地嘮一些家常瑣事??!奶奶,我好希望你能改?嘮叨不停,特別是嘮家庭瑣事的毛病。同時,我也希望我自己能夠懂事點,不用奶奶老是為我操心。
品 悟
小孩子們通常對于大人的說教很不耐煩,對于祖輩的“嘮叨”尤為如此。祖輩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孫輩在日常生活中萬無一失,因此千叮嚀萬囑咐,唯恐孩子們有了差錯,繞了路。從出發(fā)點來說,祖輩的苦口婆心是好的,是為孩子們著想。可從另一方面看,這樣“嘮叨”的結(jié)果往往會適得其反。孩子不僅沒有把話放在心上,還容易對祖輩心生厭惡,這便得不償失。隨著孫輩們的不斷成長,也許祖輩們應(yīng)該放開懷抱,讓孩子們自己去面對生活中的挫折磨難,當(dāng)一個聆聽者而不是一味地當(dāng)一個領(lǐng)路人。也許坐下來,與孩子們淡淡地聊兩句你的建議,他們會很樂意與你溝通。
祖輩平時應(yīng)避免過多地嘮家?,嵤?,這會讓孩子不能在一個優(yōu)良的家庭環(huán)境中成長。過多地嘮家庭瑣事,會使孩子有時產(chǎn)生厭煩心理,甚至加深代溝。那些過于成年化的家庭瑣事有時候會給孩子一個錯誤的引導(dǎ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