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長孫皇后:做他心中永遠(yuǎn)的牽掛

小女人追愛心經(jīng) 作者:廖春紅


優(yōu)質(zhì)男心中朝思暮想的女神,是溫婉賢惠的長孫皇后,任性張揚(yáng)的寂寞精靈張愛玲,才學(xué)出眾的“人間四月天”林徽因,個性不羈的三毛,勇敢追愛的音樂天后王菲,美貌聰慧的劉嘉玲,還是追愛路上的小女人大S?小女人,就是要做優(yōu)質(zhì)男心目中的那個令他朝思暮想的女神。

長孫皇后:做他心中永遠(yuǎn)的牽掛

上苑桃花朝日明,蘭閨艷妾動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邊嫩柳學(xué)身輕。

花中來去看舞蝶,樹上長短聽啼鶯。

林下何須遠(yuǎn)借問,出眾風(fēng)流舊有名。

——長孫皇后《春游曲》

上樸苑的桃花迎著朝陽開得正絢爛,深閨里美麗的女子心中涌動其春情。井欄邊的桃花仿佛她紅潤的面色,屋檐下的新柳仿佛她細(xì)膩的腰身。她在花間徘徊,看那飛來飛去的彩蝶:樹蔭下乘涼,聽那黃鶯曲曲動人的歌唱。何必站在遠(yuǎn)遠(yuǎn)的林下詢問呢,她的風(fēng)流早就遠(yuǎn)近聞名,無人不知。能寫出如此美麗的詩句,該是怎樣的女子呢?絕代風(fēng)華?一笑傾城?我想,應(yīng)該是一個自信、美麗、生動、嬌美的女子,或嫵媚,或靈黠,或蘭心蕙質(zhì),或端秀從容……這個女子,便是載譽(yù)千古的唐太宗皇后——長孫皇后。

在歷史的敘述中,長孫皇后端莊賢淑、勤伶公正,為唐代后宮的表率,也深得太宗的信任。她善良、高貴、優(yōu)雅,不但是唐朝女子們爭相效仿的對象,也是現(xiàn)代社會知性女子的典范。如此德高望重之人,在想象中應(yīng)該是正襟危坐、不茍言笑才對。惟其如此,方能震懾三宮六院,母儀天下,立德、立言、立行。而“蘭閨艷妾動春情”,放在任何一個朝代,這都是勾引皇帝的“妖言”,必定要被世俗扣上“惑主”、“狐媚”的罪名。假如不是《全唐詩》作證,恐怕沒人相信如此香艷的情詩竟然是堂堂一國皇后所作。

所幸的是,沒有輕視,沒有譴責(zé),沒有假托他名,長孫皇后的閨情鮮艷地刻在了歷史的粉板上,供后人品評、瞻仰。大唐以開放的襟懷和氣度,包容了年輕皇后的一腔春情;沒有辜負(fù)長孫皇后作為至尊紅顏的嫵媚,也見證了大唐豐如酥胸般的奔放。身為開國皇后,人們贊頌她以母性的溫柔軟化了太宗的殺氣,幾次挽救了名臣們的性命,她以自己的端莊、包容、賢淑,成為當(dāng)之無愧的一代名后。

但這些評判多為歷史的功績,卻忽略了她作為女人的感情。春色蕩漾著春意,春光彌漫著養(yǎng)情,雖然貴為皇后,但她仍然是一個普通的女人,渴望著愛,也奉獻(xiàn)著愛。試想,如果她只是一味地壓抑自己的感情,從不懂流露和表達(dá),太宗那樣風(fēng)流倜儻、閱人無數(shù)的皇帝,恐怕也不會那么多年一直深愛著她。

長孫嫁給李世民的時候年僅十三歲,去世的時候也不過只有三十六歲。她以一個女人最好的時光默默地陪伴著自己的丈夫,至死不渝地守護(hù)這段真切的愛情。有一次,李世民身中劇毒,她便握著一包毒藥,日夜服侍心愛的男人,也隨時追被隨他而去。一個如此重情重義的女子,必然會贏得男人的愛情與尊重。所以,長孫皇后去世的時候,太宗痛不欲生,每每想到她便涕淚橫流。能讓李世民這樣一個千古明君念念不忘,足可見長孫皇后在他心中刻下了多么深刻的愛情烙印,任歲月恁般無情也無法將之抹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