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沒有一位特殊大師的影響,泰國森林傳統(tǒng)不可能存在于今日。他就是阿姜曼·布利達陀(AjahnMunBhuridatta),1870年生于泰國緊鄰老撾與柬埔寨的烏汶省(UbonProvince)。從當時到現(xiàn)在,那里都是不毛之地,不過也正是這塊土地的貧瘠與人民的和善性格,成就了世間稀有的心靈深度。
阿姜曼年輕時擁有活潑的心智,他在即興歌謠(泰文morlam)等民俗藝術(shù)方面表現(xiàn)優(yōu)異,并熱衷于心靈修行。在成為比丘之后,前往追隨當?shù)匾晃唤艹龅纳直惹鸢⒔獟撸ˋjahnSao),向他學(xué)習(xí)禪定,并了解到嚴持戒律對于心靈進步非常重要。他成為阿姜掃的弟子,積極投入修行。
這兩個元素(即禪定與嚴格的戒律),雖然從現(xiàn)在有利的角度來看可能并不起眼,然而,當時戒律在整個地區(qū)已變得非常松弛,而禪定更是受到很大的懷疑--可能只有對黑暗藝術(shù)有興趣的人,才會笨到去接近它,它被認為會讓人發(fā)瘋或使心靈著魔。
阿姜曼適時且成功地對許多人解釋與證明禪定的功效,并成為僧團更高行為標準的典范。此外,雖然地處偏遠,他仍成為全國最受敬重的心靈導(dǎo)師。幾乎所有二十世紀泰國最有成就與最受尊敬的禪師,若不是直接師承于他,就是受到他的深刻影響,阿姜查也是其中之一。
阿姜查出生在泰國東北部烏汶省農(nóng)村一個和諧的大家庭。約九歲時,他選擇離開家里,到當?shù)氐乃略壕幼 K瘸黾页蔀樯硰?,由于持續(xù)感受到宗教生活的召喚,在年滿二十歲時便受具足戒。身為年輕的比丘,他研讀了一些基本的法義、戒律與經(jīng)典。之后,由于不滿村莊寺院的戒律松弛,以及渴望得到禪定的指導(dǎo),于是離開這些相對安全的限制,選擇了頭陀(tudong)比丘的苦行生活。他參訪了幾位當?shù)氐亩U師,并在他們的指導(dǎo)下修行。他以頭陀比丘的方式云游了好幾年,睡在森林、巖穴與墓地里,并曾與阿姜曼有過一段短暫但充滿悟性的相處時光。
由帕翁努(PhraOngNeung)比丘所作,即將出版的隆波查的傳記《烏汶的珍寶》或譯《蓮花中的珍寶》(Uppalamani)中有段關(guān)于他們相遇的重要描述:
雨安居結(jié)束后,阿姜查與其他三位比丘、沙彌與兩位在家人動身,長途跋涉走回伊桑(Ishan,泰國東北方)。他們在邦高(BahnGor)暫停,休息幾天后,繼續(xù)朝北展開兩百五十公里的行腳。到了第十天,他們抵達塔帕農(nóng)(ThatPanom)的大白塔--湄公河畔的一座古代遺跡,禮拜供奉在該處的佛陀舍利后,便繼續(xù)行腳。沿途發(fā)現(xiàn)有森林寺,就留下來過夜。即使如此,那仍是一段艱辛的旅程,沙彌與在家人紛紛要求回頭。當他們最后抵達阿姜曼的住處沛塘寺(WatPeuNongNahny)時,一行人只剩下三位比丘與一位在家人。
當他們走進寺院時,阿姜查立即被它祥和與幽靜的氣氛所感動。中央一座小會客廳,打掃得一塵不染,他們見到幾位比丘正在安靜地干活,散發(fā)出謹慎而沉著的優(yōu)雅氣質(zhì)。這座寺院帶給他前所未有的感覺--靜默中充滿著奇異的活力。阿姜查與他的同伴受到親切的招呼,并被告知傘帳(泰文glot,像傘一樣的蚊帳)擺設(shè)的位置,然后,他們痛快地洗澡,洗去一路的塵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