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宗的時候,張商英為江西漕運使,后來在宋徽宗時還當上了宰相。張商英酷好禪宗,平時常與禪僧們來往,并在廬山被東林??偠U師印可,是著名的居士宰相、護法宰相。因他學問好,官也大,諸山長老都對他很恭敬。他也自視甚高,一般的禪師他是看不起的,只推崇印可他的東林??偠U師。
有一次他到南昌,各大叢林的禪師都來迎接他,他也對禪師們分別作了回拜。最后他去拜會兜率悅禪師。兜率悅短小精干,張商英聽說他很聰明,就十分客套地說:"聽說禪師的文章做得不錯啊。"兜率悅大笑說:"文章對我而言,如同禪對于宰相而言,各是各的專長罷了。"言外之意,對文章我是外行,但對禪來說,你同樣是外行。這很沒有面子?。埳逃⒑軐擂?,心里也有點不舒服,就大肆推崇東林??偠U師以貶低兜率悅。兜率悅并不買賬,竟然拂袖而去。
張大居士心里裝著這件事,很不了然,過了兩天又去見兜率悅。這次兜率悅真的不客氣了,他質問張商英:"你說你開悟了,東林禪師又印可了你。那我要你平心而談,在禪宗的公案中,有沒有你不能理解的呢?"張商英不愧是修行人,在這件事上也還老實,想了一想說:"一千七百多則公案我都參過了,我對'香嚴獨腳頌'和'德山托缽'這兩則公案還沒有弄明白。"兜率悅說:"真正開悟的人一通百通,你在這兩個公案上過不了關,那么對其他公案的理解也未必正確!"于是張商英就向兜率悅請教對"德山托缽"公案的見地。
"德山托缽"公案是這樣的:德山禪師座下有兩個出眾的弟子,師兄是巖頭全豁,師弟是雪峰義存。當時雪峰禪師在眾中做飯頭,給大眾做飯。有一天飯熟得晚了點,德山托著飯缽來吃飯,雪峰看見師父來了,便說:"鐘未鳴、鼓未響,托缽向什么處去?"德山沒說話,低頭回方丈室去了。一會兒巖頭來了,雪峰把剛才的事告訴巖頭,巖頭說:"大、小德山未會末后句在!"大德山當然是指德山禪師,小德山則是指雪峰禪師。他這話是說師父和師弟都沒有透徹"末后句"。德山知道了,就把巖頭喊來,問:"汝不肯老僧耶?"你在我這里得到印可,明心見性了,現在你又不承認我了嗎?巖頭于是"密啟其意",他悄悄地跟德山耳語了幾句,德山不語。第二天,德山禪師上堂說法,竟然與往常不同,全然不是以前純粹棒喝的風格了。巖頭在堂下聽了,拍手大笑:"且喜堂頭老漢會末后句,他后天下不奈伊何。雖然,也只得三年活。"果然,德山只活了三年就圓寂了。
"德山托缽"公案歷來被視為宗門里最難懂難解的公案之一。什么是末后句?難道師父還不及自己的徒兒,要徒弟"密啟其意"之后,才能參破末后一句?還要徒兒為自己來做授記,果然只活了三年?
德山禪師在唐朝末年,在唐懿宗年代可以說是威風八面。當年,德山禪師常年閉門修行,足不出戶。常德太守把德山精舍修好了,請他出來當住持,他不出來。太守沒有辦法,只好說:你不出來住持寺廟,我就安個販私鹽的罪名,把你關入牢獄。迫不得已,老和尚在八十歲高齡的時候,才開始住持寺廟。他僅僅只住持了六年時間,其"德山棒"便名震天下。就這么了不得的一位大禪師,可以說在六祖、馬祖以后沒有幾個能比得上,居然被在他名下印可的徒弟戲耍一通,還說他"未會末后句",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沒有破牢關。這個公案好像是徒弟在教化師父,師父也就接受了徒弟的指揮、安排,居然還改變了原來的上堂說法的風格,居然如徒弟預言,硬是只活了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