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隨波逐浪

云門宗史話 作者:馮學(xué)成


當然,在云門大師的這三句中,還有三層意義,涵蓋乾坤,顯示自受用;隨波逐浪,顯示他受用;只有截斷眾流,才是接引學(xué)人的舟橋。但又應(yīng)看到,有時這三句都可作為接人的舟橋,因為所謂三句,原本為一句。云門大師是怎樣演示這神妙三句的呢?先看看云門大師的這一段開示:

師示眾云:“函蓋乾坤,目機銖兩,不涉萬緣,作么生承當?”眾無對。師云:“一鏃破三關(guān)?!?

就是因為云門大師的這段法語,德山緣密禪師從中得到啟示,并體悟到其中的三句妙義。銖是古代中國最小的重量單位,僅為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目機銖兩是明察秋毫的另一種表述方式。云門大師這里的意思是說,我們的心,既涵蓋乾坤,又能明察秋毫,又不涉于萬緣。用經(jīng)教的話說,就是一切智和一切智智的體用不二。但僧眾們都不明白其中之義,云門大師只好代他們回答:“一鏃破三關(guān)?!边@原是見道之人對體相用三即一,一即三的體悟,也是云門大師對前面問話的概括。后代禪師把它引申為“破初參,透重關(guān),砸牢關(guān)”也是恰如其分。因為真正的徹悟,是沒有三關(guān)的;雖沒有三關(guān),卻又三關(guān)歷然。在這里,涵蓋乾坤自不用說;目機銖兩就是隨波逐浪,風(fēng)光分明;不涉萬緣自然是截斷眾流的境界;而一鏃破三關(guān),則更是點明了一句中具三句的秘奧。下面試舉幾例:

僧問:“不起一念,有過無過?”師云:“須彌山?!?

問:“如何是塵塵三昧?”師云:“缽里飯,桶里水。”

問:“一言道盡時如何?”師云:“裂破?!?

問:“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師云:“胡餅。”

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云:“面南看北斗?!?

問:“如何是佛?”師云:“干屎橛?!?

云門大師這樣的應(yīng)對機語,能表現(xiàn)出涵蓋乾坤,截斷眾流,隨波逐浪這三層玄妙的境界和功用嗎?當然能,不過需要說明的是,云門大師面對的是那些苦參苦修的禪僧,這在他們各個所提的問題中,就可以看到其中的火候。云門大師因病施藥,這“一句中具三句”的功用就顯露無遺了。如“不起一念,有過無過”,這是修定禪師的疑問,他修定有得,故能不起一念,但心里又不踏實,大概還未做到“定慧等持”吧,也可能想到六祖大師批評臥輪禪師“能斷百思想”的那首偈子吧。針對他的提問,云門大師只回答了三個字“須彌山”。須彌山是娑婆世界中最高大的山,云門大師這樣回答,當作何領(lǐng)會?那僧懷著有過無過的疑團來,還能自稱“不起一念”嗎?其過可以說大如須彌山。但須彌山這三字并不等于批評,其中有殺有活,有縱有奪,就得看那僧自己當下的感受了。須彌山可以說是涵蓋乾坤般的巨大,也可以在當下截斷那僧意識之流,也可因之而隨波逐浪,這里旁人的任何詮解都是錯誤的,只有當事人心里才明白。

“如何是佛法大意?”仍然是禪僧(而非義學(xué)僧)對禪法的請益。而“面南看北斗”看似答非所問,但卻答在問處。釋迦佛說過:“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成法?!边@對修行多年的僧人應(yīng)是堅定不移的理念,并在修行中加以確立。北斗應(yīng)向北看,看到的是有相。而面南去看,看到的是無相。許多學(xué)佛的人都是在有相和著相中修行,參禪的也多著相而參,不知道離心意識去參?!懊婺峡幢倍贰笨梢哉f是極好的諷喻。當事者自會感受到截斷眾流的力量,回過頭來,又會品味到涵蓋乾坤和隨波逐浪的滋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