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其給達第二項任務是追尋內在之火:即使面對死亡的挑戰(zhàn),他都堅持葆有這趟旅程必備的熱情和勇氣。這股讓自己心門敞開,去發(fā)掘,去探索學習的激情和決心,是使我們在靈修生命上精進的最重要特質。
這股內在之火的特質,能夠把我們所遭遇的任何橫逆和困難都轉化為覺醒和開悟的必經(jīng)過程。當我們擁抱生命激情的冶煉時,每個人都應珍惜這些歷練。不論身處何境,只要抱持著這份追求靈性的熱情,我們便能夠覺醒。
因此,當一名學生向我的老師阿姜查抱怨說,他終日忙碌,根本沒時間靜坐,阿姜查大笑,“那你忙得有時間呼吸嗎?如果你修行的心意堅定,那么只須正念就好。這就是我們的法門:不論我們身在何處或發(fā)生了什么事,我們只須如實地呼吸、覺察以及觀照?!?
有位佛門老師回憶自己早期習禪的經(jīng)驗。她描述自己如何受到導師的激勵,被他圓滿的人格、大悲心和慷慨所吸引。她希望自己能像上師那般充滿生命力。
我坐在禪室,但并不知道該怎么做。我只記得一則教誨:“禪修精進,至死方休”。我坐在那兒滿懷熱誠地想著,“沒錯,我正要這么做。”但我內心對于該怎么進行卻絲毫沒有頭緒。當我參加其他的避靜時才發(fā)現(xiàn)精進之途就是讓我自己全面投入修行本身。我發(fā)現(xiàn)自己長時間靜坐的能力不斷增長,睡得也愈來愈少,到最后,在第一次參加為期三個月的內觀禪修時,我自己的內在之火提供源源不絕的能量以供應我修行的體力,我每日只需三小時的睡眠。我全心全意投入修行中,我的內在之火因而成長。
有時候這份內在之火會驅使我們。加爾各答的老師DipamaBarua是偉大的瑜伽士。在失去丈夫和兩個孩子之后,她內在有股迫切需要開始禪修的渴望。在寺廟的最后幾天,她病得非常重,但沒有任何事能阻撓她的決心。病情嚴重到無法走路,她便爬上寺廟的階梯,然后凝神端坐在那兒,她堅決地要面對自己的恐懼并得到大解脫。
即使身陷囹圄也能找到方法通往這份自在。整個社會耗費在獄政系統(tǒng)方面的金錢,比花在孩子身上的教育經(jīng)費還要多,于是許多靈修團體開始積極到監(jiān)獄教授靈修。這些教導乃是基于一項原則的認知,那就是所有人類都需要發(fā)現(xiàn)這份內在的自在和拯救,每個人都能得到救贖。依止創(chuàng)古仁波切教誨的犯人FleetMaul寫道:
在監(jiān)獄里進行正規(guī)禪修最大的阻礙就是環(huán)境嘈雜以及缺乏隱私。從早上七點到深夜十一點,過分擁擠的監(jiān)獄怒吼咆哮不斷。為了在這種嘈雜環(huán)境里靈修,我清出一個貯存潔凈用具的柜子。我把所有工具都堆在門外,用椅子擋住,然后就能不受干擾地靜坐一兩個小時。別人對我坐在垃圾里感到奇怪,但后來也見怪不怪了。在擁擠不堪的監(jiān)獄里這么多年,我終于分配到一個單人牢房。于是我開始進行藏傳佛教的修行法門:十萬次(五體投地)大禮拜和吟誦經(jīng)文。獄卒清晨五點來查房時,會看見我在床旁邊的地板上做大禮拜。
在人生的某個關鍵點上,我們必須臣服于內心的恐懼和希望,為尋求真理不惜舍棄生命,讓人生從此展開嶄新道路,引領我們進入大奧秘中。納其給達并未要求終止這場想象的心靈探險,他只希望能讓他充分體驗這一切。不論是囚室還是宮殿,都能成長覺悟。有時候,向靈性的召喚臣服,能帶來欣悅和狂喜。我造訪過北印度瓦拉納西的一座寺廟,它在神圣恒河岸邊。
剛好有一群朝圣客完成一整個星期頌贊圣母的朝圣之旅。他們連續(xù)七個日夜不停誦經(jīng),筋疲力盡之際,就順勢倒在地板上睡幾個小時,然后又重新誦唱。這期間不進食也沒休息,只是不斷誦唱神的名字。群眾圍繞祭壇一圈圈旋舞,他們跟著印度豎琴和鈴鼓的音樂唱和圣名。有個婦人事后告訴我,在祭典開始的前兩天,肉體上的痛苦和饑餓,家人的憂慮擔心,都會干擾她誦經(jīng)。但她一次次狂熱沉浸于呼喊圣名,漸漸周遭的一切都毫無掛礙,她忘我地旋舞。圣靈充滿,使她在繞著燭光旋舞時狂喜盈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