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淵乎其若海,魏魏乎其終則復始也”,大道無量無邊,說深,就像大海一樣深不可測。“魏魏乎其終則復始”,“魏魏”即巍巍,就是很高大明顯,就像喜瑪拉雅山一樣壯觀,而且這種現(xiàn)象是周而復始的。周而復始的現(xiàn)象我們實際上經(jīng)??吹?,“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贝禾靵砹?,夏天來了,熱得不得了,預報9月4號就涼快了。川東的大旱干得水都沒有喝的,湖南暴雨一來成災。冬天一過,春天就來,四時的運行,它就這么明白。人的生老病死,有生有死,榮辱順逆,都是物極必反,否極泰來,泰極否來,它都是“其終則復始”,這就是“常道”?!暗揽傻?,非常道”,我們看“常道”往往都是“終則復始”?!兑捉?jīng)·復卦》說,天之行,反復不過七日。有終肯定有始,人生了肯定有死。死呢?“天地之委形”嘛!他必然以一個新的形態(tài)出現(xiàn)。
“運量萬物而不匱”,在宇宙之中,事物層出不窮,如今仍有無窮的事物有待我們?nèi)フJ識?,F(xiàn)在的生物學家常常呼吁,不能毀壞森林,像亞馬遜的雨林里,隨便劃一平方米的地方都有我們以前所不曾認識的物種。我們搞科學就不如西方人精細,就說青城山、峨眉山,哪一位又把這些山上的每一棵草、每一片葉子打量過?每一個蟲子統(tǒng)計過?解放前還有一本《峨眉山植物志》,十年前我在四川省佛學院講課時,有一批峨眉山的學僧,我對他們說:“畢業(yè)后,你們沒有事可以去做調查統(tǒng)計,寫一部《峨眉山植物志》、《峨眉山動物志》,一樣可以給佛教界增光添彩?!?
現(xiàn)在少林寺的永信大和尚像CEO一樣地運作,把少林寺推向世界,政府獎勵他100萬的越野車。雖然現(xiàn)在佛教界有部分人對他意見很大,說他不務正業(yè),但是政府歡迎??!他給河南省創(chuàng)造了上百億的商機,政府怎么不歡迎他呢?老百姓怎么不擁護他呢?少林寺附近的老百姓早就奔小康了,峨眉山附近的老百姓還沒有奔小康嘛!所以你看他還是菩薩道,只不過不像別人在禪堂里每天“摩訶般若波羅蜜”這樣念,他這樣做嚴格說來還是有它的好處,他這樣做提升了中國佛教的地位,提升了少林寺的地位,盡管這種作為與傳統(tǒng)佛教不盡相似。我們說漢傳佛教有自己的傳統(tǒng),但我們看西藏的喇嘛廟哪個不做生意呢?從明清以來,一個寺廟就等于是一個市場。哪個大寺廟沒有馬幫?哪個大寺廟不做點藥材、糧食、獸皮、金銀之類的生意?有些還開錢莊,所謂“錢莊”就是小銀行,古已有之。西藏那里的寺廟受經(jīng)濟條件所限,老百姓少而出家人多,要讓老百姓來養(yǎng),就養(yǎng)不起,只有通過這些商業(yè)活動才能養(yǎng)得起。當然漢族地方僧少供養(yǎng)者多,還用不著去做生意,當然少林寺也開了先河,第一個吃螃蟹,也還是了不得。
所以“運量萬物而不匱”,一方面我們不要去對萬事萬物“分別”,但另一方面我們要善于“分別”。不然佛教提出“善能分別諸法相,于第一義而不動”干什么?提出“一切智智”干什么呢?“一切智智”就是讓你“善能分別諸法相”,對萬事萬物要了然于胸;但同時又不要“妄生分別”,能“于第一義而不動”。實際上是不要在煩惱性上去“妄生分別”,“妙觀察智”就是讓你多多益善,就是讓你能夠“分別”一切,讓你比任何人聰明,比任何人都智慧。所以我說佛法也不是拒絕世間學問,它要把世間學問變成自己的“妙觀察智”,變成自己的“一切智智”。為什么講“無分別”呢?是要我們在煩惱性上不動心,這樣才行。
“運量萬物而不匱”,這方面西方人就比我們東方人做得好。歐洲人在這方面確實是遙遙領先,我們學國學也不能不學別人的優(yōu)勢,我們還是要向別人學習。中國十三億人,用八億人去學西方的,一百萬人去學佛,十萬人去學道,兩三萬人去研究孔老夫子,也不多嘛!用幾億人去學西方的科學技術去掙錢。你想中國這么大的國家,現(xiàn)在的人口就幾乎相當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人口,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全世界只有十九億人,現(xiàn)在中國是十四億人。許多青年人不去做正事,天天去吃麻辣燙、打小麻將;學西方的學得也不像,天天去酒吧玩,過圣誕節(jié)、狂歡節(jié)之類蠻起勁,讓他們?nèi)W愛因斯坦、牛頓、伽利略就沒興趣了;讓他們?nèi)W比爾·蓋茨又沒那個能力。所以要學西方優(yōu)秀的東西,不要去學那些頹廢派和無聊的東西。
“運量萬物而不匱”,結合佛教的“一切智智”、“妙觀察智”來看,我們不能拒絕這個東西,但是不少學道的人往往要拒絕這些東西,認為只有蒲團上才有道,我覺得這是愚癡的表現(xiàn),那是絕對不行的。
“則君子之道,彼其外與?”所以君子之道不能置諸大道之外,我們要積極地參與大道的運行,和大道的運行打成一片。大道要我們知的時候就知,大道要我們不知的時候就不知;大道要我們廣的時候就廣,大道要我們深的時候就深,所以深廣不二嘛!應該有這樣的能耐。大道要我們?nèi)ド蜕蟮酪覀兯赖臅r候就死,大道要讓我們發(fā)財就去發(fā)財,大道要讓我們出名就去出名,大道要讓我們“背時”我們就去“背時”,無怨無悔,就應該有這樣的胸懷。所以“則君子之道,彼其外與?”你不能把自己超然于大道之外。你能超然于大道之外嗎?成了死人仍在大道之中,活人還能在大道之外嗎?想一下有什么可以超然于大道之外的?沒有的,也是絕對不可能的。
“萬物皆往資焉而不匱,此其道與!”萬物之所以成萬物,萬象之所以成萬象,都是大道在其中導演的,而且層出不窮、花樣翻新。只要我們把注意力放在任何一個點上,其就在日日更新,就在運動變化之中,就在推陳出新,所以這個就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