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輕用其國的后果

禪說莊子(二) 作者:馮學(xué)成


從歷史的經(jīng)驗看,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就是這樣干的。修長城,動用一兩百萬人;南開南越,動用五十萬人;修驪山陵,又動用七十萬人。后來還修了阿房宮。那個時候,搞得全國再也沒有壯丁在田里干活了,老百姓只要稍微有點過失,就充軍發(fā)配!葬送了秦朝的漢高祖劉邦,當(dāng)年也好幾次帶著服勞役的人到咸陽去,最后一次由于不能按期到達,要受懲罰了,才起來造反。再看楚霸王的戰(zhàn)將黥布(后來稱為英布),臉上刺了字,是犯人,也曾參加驪山陵的修建,只不過他命大,逃出來了。秦始皇這些"其行獨"、"輕用其國"的行為,弄得民怨沸騰,他去世的第二年,全國就爆發(fā)了推翻秦王朝的大起義。

隋煬帝也是輕用其國的典型。他修大運河,還連續(xù)幾次發(fā)動對高麗的戰(zhàn)爭。開運河以后多次巡行江南,鋪張浪費,不問國事,最后落得個國破人亡的下場。再往后,被金人擄去的宋徽宗,他要地方上進貢花石綱,也是這個樣子。從浙江弄到首都開封的石頭,小則幾噸,大則幾十噸,從陸路、水路一直運到開封。石頭還要這樣布置、那樣打扮,弄得花里胡哨的。人民不堪其擾,沿途的老百姓簡直活不下去!

"輕用民死,死者以國量乎澤若蕉"。這是肯定的,因為你不愛惜民眾,那么"死者以國量乎澤若蕉",人命就像草芥一樣不值錢,死者如山。戶籍史料顯示,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時,全國有兩千多萬人,到劉邦統(tǒng)一天下時,全中國就只有五六百萬人了。算算看,短短的二十多年時間死了多少人?司馬遷《史記》中記載的是"十余二三"。

到東漢末年,官方的全中國人口數(shù)字是六千多萬,為歷朝歷代(清朝以前)最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人口高峰時期。(就算唐朝"開元盛世"的時候,全國也只有五千多萬人。)然而,經(jīng)過了三國的紛亂,這么多人口到了"三國歸晉"的時候,全國就只有五百來萬人了!在我們四川,劉備的這塊地方,只有八十多萬人了,其中部隊就有十多萬人,且不說還有那么多的行政官僚。老百姓基本上五個人中就有一個是士兵,剩下的盡是些老弱婦孺,沒有辦法維持正常的生產(chǎn),國家根本拖不動!東吳比蜀國好一點,那時候也不過一百多萬人;曹魏實力最強,也不過三四百萬人。到了"三國歸晉"的時候,全國也就五六百萬人!相比之下,人口竟然驟減了十分之九!

隋文帝統(tǒng)一天下后,經(jīng)過十多年的休養(yǎng)生息,隋朝其實已經(jīng)相當(dāng)富裕了,文治武功并不比唐太宗的時候差。但給隋煬帝那么一折騰,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時期,唐朝統(tǒng)計戶籍的時候,也只有幾百萬人,不到一千萬。由此可見,只要遇上了勞役、瘟疫、戰(zhàn)亂這樣的事情,就很可怕了!

我們舉了這么多遠的和近的例子,應(yīng)該有所體會了。所以到現(xiàn)在,稍微熟悉歷史的人,都害怕國家混亂!一進入戰(zhàn)亂、暴亂這么一種狀況,這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范圍內(nèi)真的就危險了!十三四億人到時候拿著這個爛攤子怎么辦?所以,我們還是像古人說的那樣,"寧為太平犬,不做離亂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