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達·鮑爾格:我完全退出了(明星社)——我不知道該怎么稱呼解散之后的明星社,它已經(jīng)不是一個組織了。我需要回到自己的研究上來,去會見我的朋友,去奧門以外的地方旅行。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和明星社完全沒有任何聯(lián)系。我走自己的路,最終成為一名心理學家和心理分析師。我經(jīng)常好奇早年間的那些經(jīng)歷是如何影響我的工作和職業(yè)選擇的,我從未有意識地把兩者聯(lián)系起來。但現(xiàn)在我覺得,似乎存在著必然的影響,因為我很容易地接受了拋棄精神權威以及和正統(tǒng)思想斗爭的觀點。與權威進行斗爭,這件事對我來說很容易做到,而且毫無愧疚。我在一些質(zhì)疑弗洛伊德的同仁身上看到了這種愧疚,他們帶著巨大的矛盾性,不愿放棄等級制度和對已經(jīng)建立起的權威的崇拜。
艾芙琳娜·布勞:人類在通往獨立和明智的路途上,面臨的真正問題是什么呢?
赫達·鮑爾格:我覺得每個人都要面對的真正困境,是對孤獨的恐懼。做到真正意義上的長大離家,為自己的生活、信仰和思想承擔起責任,而不是到處尋求別人的贊成和鼓勵,是如此艱難。在尋找被稱做“真理”的東西時,我認為你必須從自己的內(nèi)在探索,并且你必須是獨自行走在這旅程上。否則的話,你找到的只能是他人的真理。
艾芙琳娜·布勞:你對那段時期最深刻的記憶是什么呢?
赫達·鮑爾格:我一直記得我當時的感受——1929年在奧門,那個美麗的瘦小身影,顯得是多么孤單。當他放棄最后一點聯(lián)系和最后一點依戀——這些聯(lián)系與依戀是在他作出聲明前一分鐘還擁有的,我在想他真正失去了多少。我聽過關于他童年的故事,貝贊特夫人如何把他從家人身邊帶走,帶到英國。我還想到他適應新氣候該是多么不容易,離開印度之后他一定覺得又陰又冷。他失去家庭以及所有熟悉的味道、聲音和食物,與家鄉(xiāng)唯一的聯(lián)系是他的弟弟尼亞,后來尼亞死了,他連這點聯(lián)系都失去了。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他的主要支持者是貝贊特夫人——他的義母,他當然很愛她,現(xiàn)在卻要公開站出來對她說“不”,那需要多大的勇氣和力量啊,從那之后,他又將多么孤獨啊。我們這些普通人,并不期望自己能夠承受這種孤獨,恐懼幾乎貫穿我們成長的全部過程。我記得問過很多病人,成年后為什么還有這么多恐懼,他們常說:“我覺得如此孤獨?!惫陋殞Υ蠖鄶?shù)人而言是充滿恐懼的,然而,如果你不能獨自面對自己的問題,那么你很難找到答案。
Z
承受孤獨是克里希那穆提此生的一個重要主題。在他宣講教誨的歲月中,他一直質(zhì)疑所有假設,特別是他自己的假設。他一再嚴格地審視所有事情,對他已成型的思想也不例外。蛹逐漸變成蝶??死锵D悄绿岐氉砸蝗藞远ǖ貙徱曋@些人生問題。重要主題從不曾自動生成定理,在尋找過程中,沒有輕巧的答案和輕易的保證。有時候這很讓人絕望。
教誨在后來的幾年間得到豐富和完善,它們?nèi)匀皇墙⒃诔惺芄陋毜幕A上?!包c亮自性之光?!彼f。他質(zhì)疑讓其他人的思想強加于我們的生活之上,無論他們的真理如何高貴,也僅僅是二手意見。那些舒適地休憩在現(xiàn)成信仰上的人永遠無法飛翔。
1929年8月3日在奧門營地,克里希那穆提發(fā)表了解散明星社的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