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莊子就像個心理學(xué)家

禪說莊子(一) 作者:馮學(xué)成


下面緊接著的一句:"縵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縵縵。"這些都是在形容人的心態(tài)。莊子確實是把人的心態(tài)刻畫得入木三分,很到位。

什么是縵者呢?就是掩飾自己的作為,虛偽!就像用縵布把自己遮擋起來。窖者呢?就是把自己深深地藏起來,埋藏起來,就像藏在地窖里,進(jìn)一步可以引申為設(shè)陷阱來坑害別人。密者,就是神神秘秘的、鬼鬼祟祟的,把自己隱藏起來,生怕別人知道你在干什么。

其實,我們?nèi)粘Ec人打交道的時候,也經(jīng)常不自覺地在語言、行為中處于這種狀態(tài)。有時自己要稱大師,要道貌岸然地給自己包裝一下,要設(shè)計自己的形象,設(shè)計一個臉譜自己演什么角色,這就是縵者。我們有時候在生意場上,為了與人拉關(guān)系做生意,盤算怎樣做成這筆生意,怎樣把別人的錢騙到自己包里,要布種種機(jī)關(guān)讓別人上當(dāng),好自己辦成這件事情,你采取的這些行為,就屬于窖者的行為。而自己躲在暗處,讓別人在明處,不讓自己的意圖被別人發(fā)現(xiàn),從而達(dá)到自己的目的,這一類就都屬于密者。

這些也并不是純粹的貶義。說實話,你為了做事而"縵者,窖者,密者",事成之后又不被別人詬病,需要很高明才行。這些本事,不高明還真是不行的。大而化之有大而化之的高明,這還是很有欺騙性的。

無論如何,只要你在人世間,就難免"與接為構(gòu),日以心斗"。這里的"斗",其實還不完全是勾心斗角,實際上是客觀和主觀之間整天絞過去、絞過來。莊子是從大的范圍上說的,還不是說只是在小的事情上天天勾心斗角。他是從我們?nèi)说木窈涂陀^世界的根本性上來說的。"與接為構(gòu),日以心斗",這個"斗"的結(jié)果,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之中,就會產(chǎn)生"縵者,窖者,密者"。這些都是人與人打交道時的正常心態(tài),也不是反常,世間凡夫都是這樣的。

下面這一句"小恐惴惴,大恐縵縵",說的也是我們世間凡夫的心態(tài)。不管是我們這些小老百姓也好,還是達(dá)官貴人也好,只要在心性修養(yǎng)上沒有體會,遇到小的事就會提心吊膽,遇到大的事就更是失魂落魄,心生恐怖。

小恐,實際上就是煩惱;大恐,那就是恐怖。這些都會使我們的心處于一種不安靜的狀態(tài)。在機(jī)關(guān)里面上班的人,經(jīng)常不是小恐就是大恐,升職降職啦、領(lǐng)導(dǎo)給穿小鞋啦、同事之間勾心斗角啦,總之小恐、大恐多得很;在生意場上呢,人也是經(jīng)常處于小恐或大恐的狀態(tài),幾百萬、幾千萬的資金投進(jìn)去了,到底能不能收回來?能不能發(fā)財?心中是很煩惱的,在沒有最終結(jié)果之前,心都是惴惴不安。用佛教《心經(jīng)》的話來說,應(yīng)"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yuǎn)離顛倒夢想"。

"小恐惴惴",就是心中有掛礙,老是不得安寧。這個"大恐縵縵",那就真正叫做恐怖了,在南傳佛教里,把這些說得更細(xì),最大的恐怖,就是生死!所以中國人常常忌諱說生死,這就是"大恐縵縵",總要找個縵布把這個大恐怖給遮掩起來。莊子就像個心理學(xué)家一樣,用精練的語言,就概括了我們世間凡夫的心理癥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