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此際也,必當注意:吾人之有知與許多高等動物之有知,雖同始自視、聽等感覺,但因其感官構造機能不同,其物種生活不同,乃各異其所反映;更且由于理智、本能之異趣,而有其性質(zhì)上之基本不同。
試為比較如次:
動物本能中之所感知好像具體的一個點,吾人理智中之所感知好像一個面;前者是集中的,后者則大大放寬放遠去,而有廣大空間展現(xiàn)于其前;動物本能中之所感知,情味濃烈,立即引發(fā)行動,動向決定,似完成其活動即所以完成其知識;吾人理智中之所感知,一般說來情味不無而比較平淡,動向似有而未云決定,故不必即有行動,而要在聯(lián)屬于過去經(jīng)驗,納入自己知識系統(tǒng)中,得一明確之觀念、概念而后其知識乃云完成;本能所得可說為實體之知識,理智所得則為空式之知識;本能之知對于生命活動可說為直接的、斷定的,理智之知,對于生命活動可說為間接的設定的;本能的對象以其特定故有限,理智之用則普泛及于一切而無限。
此中一個要點,即在吾人生命中便帶來靜以觀物的態(tài)度(所謂“離知于行,為知而知”)。靜觀亦即客觀,亦可云物觀。從吾人感覺、知覺開始,即若有“物質(zhì)”觀念之形成,用以概括乎其所接觸到一切。即遇有不大適用者,亦方便假借用之于一時。此與廣大空間之展現(xiàn)有關。物體既占有空間位置,物體移動亦借空間而得辨。物質(zhì)觀念之形成與空間觀念之形成要不可分。宇宙萬象方在變化流轉不定,殊難加以掌握。然不求逼真而舉其大略,節(jié)取一時所現(xiàn)者固定化之,以便掌握為規(guī)劃設計之所資,實屬必要。[2] 物質(zhì)一若必為固體者,其觀念形成殆本于此。
往者柏格森倡論:理智不知有真時,恒假借空間以比擬時間;理智不知有真動,恒假借連續(xù)微變之固定狀態(tài)以代表不容截斷之動流。又嘗謂“理智的知識(被約制于其對象),其內(nèi)容與形式實乃互相適應以成;理智固模楷乎物質(zhì),物質(zhì)亦順應乎理智?!狈泊私灾晾砻?,值得舉出。
現(xiàn)附其英譯文備考。
Matter and form of intellectual knowledge(restricted to its own object)are seen to be engendering each other by a reciprocal adaptation,intellectmodelling itself on corporeity and corporeity on intell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