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拆掉思維的“墻”(1)

別老往壞處想:找回幸福的陽光心態(tài) 作者:程華芳


人們一旦將思維局限在一個框框里,就會失去生活的激情、成功的動力。無論我們處在一個怎樣不利的、困苦的環(huán)境中,都不能有那種自我設(shè)限的想法,這樣才能扼住命運的咽喉,才能獲得一個自由快樂的成功人生。

當(dāng)然,每個人的命運是不同的,有的人似乎生來就比我們的命好,要雨得雨、要風(fēng)得風(fēng)。而我們這些“命不好”的人則處處受限,要什么沒什么,想做一件事都得歷盡波折。因為“命不好”,我們好像失去了很多機會,我們好像成功的概率很小,好像我們注定要活在生活的底層,做一個不能再平凡的草根。

龍蝦與寄居蟹相遇。龍蝦把自己的硬殼脫掉,露出了嬌嫩的身軀。寄居蟹看見龍蝦這樣做非常緊張:“小龍蝦,你不想活了嗎?你怎么可以把唯一保護(hù)自己身軀的硬殼給脫掉呢?這樣大魚就可以毫無顧忌地將你一口吞掉!如果遇到急流,你會被沖到巖石上摔死的?!钡驱埼r卻很鎮(zhèn)定地回答:“這是成長必須付出的代價。我每次成長,都必須先脫掉舊殼,然后才能長出更堅固的外殼,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強大。如果不脫掉舊殼,我將自己局限在這個殼里,只會變得弱小。”寄居蟹不禁思考起來,自己整天忙于找避居的地方,卻從沒有想到讓自己長得更強壯,難怪永遠(yuǎn)都沒有發(fā)展。

每個人的自身條件不同,但這并不是成功的決定因素。因為有很多看似命運欠佳的人也都獲得了成功,而一些看似命運非常好的人也是失敗多多。所以,盡管我們的先天條件沒有優(yōu)勢,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的命運就此定型了。我們不要畫地自限,要勇于挑戰(zhàn)、充實自我、突破自我,我們的發(fā)展一定會比想象中的好。

很多時候,當(dāng)我們需要幫助時,卻屢屢被拒;當(dāng)我們屢次努力,可成績依舊平平;當(dāng)我們想做好一件事而沒有做好時,會遭到嘲笑、否定;當(dāng)我們努力想證明自己,卻輸?shù)酶鼞K……我們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喪失奮發(fā)向上的激情和克服困難的勇氣,認(rèn)為自己就是一個無能的人,自暴自棄,從而限制了潛能的發(fā)揮,這就是“自我設(shè)限”。自我設(shè)限的后果,就是我們不再希望成功。

有這樣一個科學(xué)實驗:

把一個跳蚤放在桌子上,一拍桌子,跳蚤受驚,立即奮力向上跳起,跳起的高度是它身高的100倍以上。實驗人員在跳蚤的頭上罩一個玻璃罩,然后再拍桌子讓它跳,結(jié)果跳蚤碰到玻璃罩就給彈了回來。如此這樣跳了多次后,跳蚤不再全力跳起,每次跳躍都保持在罩頂以下的高度。隨著玻璃罩高度的降低,跳蚤總是在碰壁后跳得低一點兒。最后,當(dāng)玻璃罩接近桌面時,跳蚤已沒有空間再跳了,試了幾次后,它不再跳了。實驗人員移開玻璃罩,大聲拍桌子,可跳蚤一動不動。這時的“跳高皇帝”變成了一只跳不起來的“爬蚤”。

跳是跳蚤的天生能力,從開始到結(jié)束,它的跳躍能力一直就存在著,但是,在一次次碰壁后,跳蚤產(chǎn)生了一種思維定式:再跳高了還會碰壁,于是,它為了適應(yīng)環(huán)境,主動降低了跳躍的高度,直到最后連跳都不跳了。讓人感嘆的是,跳蚤頭上的玻璃罩早已取下,而跳蚤卻不再是那個“跳蚤”了。它跳起來的欲望和能力被自己消極的思維定式給扼殺掉了。這就叫“自我設(shè)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